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
每周教导 - 第四年度
52. 自我认识对抗自我迷恋
我们已经看到自我认识是「观察思想」的成果。但是,以这种方式使用自我意识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魔鬼」和「自我」的诡计上,具有一种内藏的风险。对真正自我认识的寻求很容易会转变为一种自我迷恋。我们变得如此着迷于识别我们的「未满足」生存需求,以及那些引致「魔鬼」并控制我们行为的「伤口...
51. 净化情绪
格世安在其《第一会谈》中引用梅瑟院长回答了他及他的朋友曼努斯关于灵修生活的问题,他说:「我们的誓愿目的是为了天主的国或天国。但是,我们的参照点和目标是一颗纯净的心,没有它,任何人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这颗「纯净的心」正是格世安的老师艾瓦格略在「观察思想」中的目的,一种在...
50. 隐藏在我们思想中的魔鬼
艾瓦格略在《 实践》中解释说:「思想共有八个普遍和基础的类别,其中每种思想都包括在内。首先是贪食(贪婪),然后是不洁(淫欲)、贪财、悲伤、愤怒、懒惰、虚荣、最后是骄傲。」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所有这些思想都是由于我们童年时期的自我创伤造成的,它们实际上或仅在我们看来,是对部分或...
49. 感觉与默祷
尽管我答应要向你介绍一些可能在潜意识层面上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魔鬼,但是花更多的一点时间来了解我们的感觉是不错的。 实际上,除非某些感觉压倒了我们,否则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我们的感受。从青年时代开始,我们就学会忽略和压抑我们的兴奋,愤怒和悲伤。不幸的是,我们将它们存储在我们...
48. 真实的正念和观察思想
我们看到了艾瓦格略如何通过知觉和感觉的各个阶段概述了记忆演变的进程,它们扩大了欲望,引起了思想并作为结果的行动。他解释道,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观察我们的思想」,并意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艾瓦格略并不是在要求我们观察漂浮在我们思维表面寻常琐碎的无价值东西。那将是空洞,而...
47. 对给予知觉和情绪关注力的重要性
科学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完美整合,相互连接且充满活力的系统,与宽广的宇宙整体紧密相连。然而,我们仿佛仍然生活在一个以肤色定义的边界里,彼此独立并与他人和环境隔离。即使在此外在隔膜中,我们也视自己为由身体,思维……等分离的部分所组成,灵性部分有时被完全的忽略。不仅如此,我...
46. 艾瓦格略,默观导师
现在,我们已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遇见过艾瓦格略,他是初期基督徒关于默祷最重要的导师之一。他深深的受到奥力振的教导和静默主义传统创始人额我略尼撒的强烈影响。他是若望格世安的导师,因此通过他影响了圣本笃和若望迈恩。 他的两本最重要的书仍然有英文版本,首先和最重要的是《祈祷篇章》...
45. 默祷的不同类型
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就有多少种类型的默祷。默祷根基于集中注意力和开放的觉悟,以及移动默祷是其主要的三个线路,所有这些都是要将对自己的关注转向并开放我们于一个更宽广的意识。集中注意力在它们之中扮演着最主要的作用。我们已经看过了它的原因。...
44. 创造的惊奇
我们只能惊叹于大脑的错综复杂性及其与身体/思维 /情感的联系。不足为奇的,初期的基督徒们感觉到我们对天主的创造之美所能做出的唯一反应就是惊奇和敬畏,而这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都的艾瓦格略(公元4世纪)(Evagrius of Pontus)...
43. 默祷–从左脑思维转向右脑思维
在過去两周的每周教导中,我们看到了大脑是一个天赐的工具,它使我们能够进入我们存有的灵性基础和神圣现实的更深层关系中。 它的关键是要单点关注我们的短诵,即我们神圣的祷词。其它什么也不需要。我们看到了它如何引导我们从思考到静默,从压力到放松,从二元到合一,从而展示了身心是如何的...
42. 为科学与灵修学架桥
在这个阶段引用Shanida Nataraja博士在她《幸福的大脑》一书中的话是很恰当的:「尽管直到最近,西方思维才在科学和灵修事项之间划清界线,但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换之中。科学和灵修越来越被广泛的接纳为一个更大整体的两个互补层面,各自都代表着一个更大现实的相异和局部。...
41. 默祷与大脑
记住荣格在我上周提到的引言中所说的话是重要的:「对于不断重申的问题『我能做什么?』,我只有一个答案:『成为你一直以来的样子』,即成为我们的文明意识存在中失去的完整性,那是一种我们经常不知道,但一直都是的整体。」 我们研究了注意力,即单点聚焦于你的祷词和短诵,在成为意识到我们...
40. 意义与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具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但是,此意义不是理性思维可以达到的。它只能在默观祈祷的静默中被找到。然后,我们通过经验和直觉的智力来发现此意义,它一直临在于我们的存有与神圣之爱的合一基础上。然后,这种经验知识渗透到我们的整个存有以及与他人和创造界的...
39. 人类对意义的追求
对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作为人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在我们這时代,它似乎已成为更紧迫的追求。尽管我们通过量子物理学家和现代宇宙学家们的眼光看到了宇宙的新视野,在其中,人类与宇宙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 - 我们的意识已被证明为扮演着一个其不可或缺的部分 -...
38. 基督在灵魂中的诞生
在过去的几周中,我们一直在谈论关于认真的操练默祷和默观祈祷,引致我们逐渐地进入深层的内在静默中的事实,在那里我们意识到临在于我们之内的基督。在这个圣诞节,我愿意与大家分享艾克哈大师(Meister Eckhart)关于这种日益增长的直觉意识的教导,他将其称为「基督在灵魂中的...
37. 自我认识和关系
我们已经看到了自我认识和真实开放的关系,在灵性之旅上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认识决定着所有关系的品质……它显示出了[耶稣]向祂的朋友们的自我认识之礼物,就是祂通过圣神与人类建立普遍关系的基础步骤……祂的自我认识是由其与天父的合一意识中衍生出来的。」...
36. 意识的第三层次
当我们设法承认并接纳浮现出来的东西时,无论它可能是多么痛苦,我们会到达更深的层次,就是意识的第三层次。若望迈恩称其为:「静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惊奇地看到自己的灵性之光」和「接触到自己存有的基础」《沉入静默》。文之光解释说,在我们经验这种充满喜悦的接触之前,我们会意识到「自我...
35. 我们与思想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灵性之旅的不同阶段实际上取决于我们与思想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首先,我们变得更加可以容忍自己分心的干扰,然后,尤其是关于我们童年时期所遭受的伤痕之洞察和思想,与渐增的理解和同情产生了相遇,因此,我们发现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类似创伤痕迹;最后,当我们的思想,图像和感觉逐渐淡入背景时...
34. 自我超越
学习理解「受伤的自我」通常被视为「纯粹是心理学上的」,而不是灵性道路上某种本质的东西。但是,心理学和灵修学是达致人类状况的两种不同方法,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信念。心理学涉及到关于心灵和灵魂的知识,初期的基督徒们认为精神是灵魂的最高点;它们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默祷...
33. 我是谁?
「我是谁?」是我们生命中的不同时期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当生活突然发生戏剧性变化时。当我们的自我意识仅依赖于某一方面时,这就尤其令人心酸,因其是在评估我们真正是谁以及我们的价值时是很重要的。被解雇、退休或子女离开家,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失去我们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
32. 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是如何为自己,世界和天主创建图像的,它们妨碍我们无法真正看清现实,以及这种倾向是如何由我们都分担的对爱、安全感、尊敬、能力、控制和享乐的首要生存需求所驱动。为了安全感和生存,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倾向于抑制和投射出我们个性的某些方面。通过引起潜意识的条件作用并...
31. 最后的障碍
在灵性道路上,最难清除的障碍之一是我们小时候受的宗教培育。如果我们是在强调口祷和读经的宗派中长大,我们可能会觉得其它任何的方式,尤其是默祷,都不是真正的基督徒祈祷。我们听到「自我」说:「这不是我所学的祈祷方式!」尽管越来越多人对祈祷方式的改变持开放态度,但有些人可能仍会因不...
30. 分心的第二个阶段
「进入当下意味着将自己从羁绊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的心理网络中分离出来」,就是将自己从表面的分心中分离出来,它们「正如蝗虫瘟疫一样骚扰着我们」,并伴随其而来的对「放下」的恐惧。但是通过「放下各种思想……一种『超越理解力的平安』总是呈现并显露出来。」...
29. 沉迷于思想中
默祷最重要的层面是单点专注于我们的短诵,这有助于我们放下过去的思想,以及带有希望、恐惧、担忧和焦虑的未来的思想。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留在当下。我们听到耶稣在山中圣训中说: 「为此,我吩咐你们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吃什么或喝什么,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贵于食物,身体贵于...
28. 分心的第一个阶段
我们渴望超越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所谈论的多样性之外的完整与合一。我们也知道默祷是一条通往它们的经验之路。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一旦我们开始默祷,我们就会发现意识的第一和表面层次:焦躁不安,头昏眼花,任性,心烦意乱的精神活动和无法控制的幻想。」 (第208页)...
27. 关系与相互联系
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强调说,「在天主经的祈求中,我们看到所有祈祷都碰触人类的关系,不少于人与天主的根源关系。此祈祷表明单一识知网是由对天主的认识,自我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所组成。(第203页)」 此「单一识知网」的感觉,就是这种完全的相互联系,在17世纪随着笛卡尔...
26. 默祷真的是基督徒传统的一部分吗?
最近,通过网站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个被若望迈恩和文之光的默祷和教导所吸引的人。他知道若望迈恩在4世纪的若望格世安的著作中找到了这种祈祷方式,并接纳沙漠隐士们曾以此方式默祷。但是他在圣经中却找不到这种自己喜爱并学习多年的祈祷方式的证据。...
25. 默祷如转变
我们已经听到过若望迈恩和文之光强调了默祷的转变力量。的确,当我们忠实地重复我们的祷词,即我们的短诵时,很快就会有一个时刻到来,当我们离开心祷的表面,滑向一种更深层的祈祷方式,即内心的深奥和专注的祈祷;我们不再以思维祈祷,而是用心祈祷:我们不再只是与天主交谈,而是以忘我的方式...
24. 我们的默祷是关于什么?
若望迈恩在《在路上》(Being On the Way) 中解释了我们做默祷的原因如下:「我们从耶稣的话语和耶稣的行动中认识到,天主在耶稣和我们的默祷中完全转向了我们,而我们绝对认真的做默祷,并使它成为我们生命的基本轴心时,我们在耶稣内完全转向天主。这就是我们的默祷的意义:...
23. 圣神与祈祷
我们已经研究了「天国」的含义,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另一个要顾及的重要概念是「圣神」。它是什么意思,而它们两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称圣神是内在于我们的耶稣之临在,「内在于我们的耶稣之临在,祂的圣神,呼唤我们要完全意识到这种存有的水平。在转瞬之间,我们...
22. 天国
「那么,要找到天主,我们必须失去天主-至少是我们原始的天主观念和形象。」 (第130页)但是,正如我们在格世安的《会谈集》中关于那位隐修士的故事所看到的那样,失去天主的形象是令人不安和痛苦的,并暂时导致一种天主不在的感觉。...
21. 神圣
但是,我们仍然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谁或者什么才是他的高层现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仅有的表达思想的媒介是语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哲学家们详细论作了此表达方式的不可靠性和局限性。语言塑造并限制了我们对现实的视野。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神秘主义者们也指出了...
20. 天主的形象
我们自己、他人、整个创造界以及天主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文之光将这种影响总结为:「在我们潜意识的更深层次中,[天主的形象] 无可避免地吸收于与父母、年长的兄弟姐妹、老师、神父、警察等权威人士的交往中… 与这些权威人物相关的被拒绝或惩罚的恐惧根深蒂固,给我们的心灵留下...
19. 仁爱慈悲的天主
我们被告知耶稣是来拯救罪人。此外,我们在圣奥斯定关于「原罪」的教义基础上长大,而我们都是「罪人」的 观念通常在教堂的讲道中被加固。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样的判断,因为谁没有在某个时候做过一些并不感到自豪的事情呢?毕竟,我们是自己最糟糕的批评家。但是,我们长大后的那种罪恶感和...
18. 圣言诵读与默观祈祷
我们已经看到了福音在塑造初期基督宗教时的重要性。但是,常常被忘记的是,它们同时也是深层默观祈祷的源头。 「至少直到十二世纪,基督徒的灵修及其神秘主义传统均扎根于圣言诵读,即以微妙的方式阅读福音..沙漠的隐修士们是圣言诵读和默观祈祷的早期灵感,它们两者之间紧密的相连着。」...
17. 福音的重要性
我们震惊于当今的基督宗教以巨大的形式多样性表达出来。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如果我们回到基督徒时代的开始,我们将避免这种多样性并发现一种纯粹的形式。不幸的是,这只是一种幻想。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提到说:「认为曾经只存在一个整体单一的基督徒正统,后来却被破碎或稀释的观念...
16. 听到你真正的名字
我们一直在探索自我,阴影与真我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关系对于你的真我的意识,并成长为天主愿意你成为的人之重要性。 在拉比传统中有一个关于听到你真我的名字的绝妙故事,:耶胡达·洛·本·贝撒勒拉比是他那个时代的欧洲的最伟大拉比。他在布拉格的房子里制造了一个希伯来传说中的有生命...
15. 默祷与关系
默祷是一种通过带领我们进入深度默观祈祷的静默中,而逃离自我的监禁及其欲望的一种方式。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强调说:「耶稣有一个自我。因此,并不是说自我本身就是罪性的。而是自我主义,对自我的执着导致我们对真我的遗忘和背叛。当自我被误认为是真我时,就会产生罪恶……他也证...
14. 默祷的纪律
我们一直在讨论默祷对于个人成长和转变为天主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的绝对必要性。毫无疑问,忠实地重复一个祷词,一个短诵会引致「纯粹」祈祷的静默和独处,正如沙漠教父教母们所称的,就是心灵的祈祷,而不是思维。然而,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圣经中的此种教导在哪里?」...
13. 默祷如一条通往自我认识的路
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继续强调不可能用我们的思维去认识耶稣;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需要深入我们的存有并用心去认识祂:「通过理智或历史的探索,无法为我们发现耶稣的身份。它发生在通往我们直觉的深度的开始,一种比我们惯常的更深和更微妙的认识和观看方式中。这就是祈祷……进入静默...
12. 你们说我是谁?
我们一直在探索两个层面上的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对自我的自我认识及其在灵性之旅中呈现的障碍,和对我们作为「天主儿女」的存有根基的真正自我认识。 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以耶稣向祂的门徒们提出的问题开始:「你们说我是谁?」「有一天,当祂在门徒面前独自祈祷时,祂问他们说:『人...
11. 将自我抛掷脑后的挑战
我们已经看到了将思想抛掷脑后的重要性和困难。但是,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思想、感觉、欲望和需求的思维。这只是我们整个存有的冰山一角。这种表面身份,我们的自我,是基于各种形式的条件而决定的行为。然而,这恰恰是耶稣所谈论的「自我」—...
10. 聆听的艺术
我们经常听到说默祷很简单,但并不容易。让我们考虑一下它是以何种方式为正确的。在若望迈恩对默祷阶段的描述中,他首先提到了诵念短诵的重要性 - 旨在于整个默祷期间操练它。当我们开始默祷时,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意向。但它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它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障碍,是诵念它似乎看起...
9. 为所有人的默祷
我们惯于将自己视为是「根本罪性的」,以至于我们很难接受圣经中的「天主的国(临在)在我们之内」,并且我们是「圣神的宫殿」的证据。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接受这个真理,「我们就可以开始领悟到自己的潜能……在默祷中,我们既发现我们是谁,也会发现我们为什么是谁。」这种理解从默观祈祷的静默中...
8. 原始的祝福
若望迈恩坚定地相信,「耶稣派遣祂的圣神居住在我们内,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圣洁的宫殿:天主居住在我们内……我们知道我们分享天主的本质」曾被初期教父们分享,并带出了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本质上是善的。我们怎能不与居住在我们内的天主在一起呢?初期的所有教父们都同意亚历山大·克来孟的观点...
7. 基督宗教的两股动力
我们已经看到了默观祈祷对初期教父克来孟和奥力振,和沙漠教父教母们的的重要性,以及若望迈恩如何在格世安的著作中重新发现通过默祷,就是重复一个祷词或短语作为一种进入默观祈祷的方式。但是若望迈恩从未说过这是唯一的方法 - 还有其它备受尊重和证明效果良好的方法来进入默观祈祷的静默。...
6. 若望迈恩和初期教父们
我们看到若望迈恩在阅读格世安的祈祷方式时感到多么的高兴,它对他个人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是格世安的教导与若望迈恩产生共鸣的唯一方式。他通过重复一个祈祷词而重新发现了祈祷以外更多的东西,他以当今基督宗教迫切需要的一个视野与其重新连接,就是强调与整个人类,受造界和神圣之间的...
5. 在我们心中歌唱的短诵
Satyanada教导在整个祈祷时间中以重复一个短诵,神圣的词汇或短语来默祷,格世安强调使用单个短语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对于真正的默观祈祷是必须的,这是在若望迈恩阅读格世安的《第十次会谈》时跳出来的。格世安说:「此短诵必须常在你心中。当你睡觉时,也诵念这节经文,直到被它塑造,你...
4. 贫穷的真正意义
若望迈恩在「革撒玛尼会谈集」中与其同伴隐修士们交谈,「贫穷」愿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贫困」的重要性不是仅在修会生活中才有。当你将贫穷视为简朴而非放弃个人财产时,它显然是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 在若望迈恩的眼中,「贫穷」更多地是关于「那种无私的程度,这将使我们充分而...
3. 从思维到内心
默祷使若望迈恩从散漫祈祷进展至静默祈祷,从思维转向内心。他告诫革撒玛尼(Gethsemani)的隐修士们说,「当我们重复我们的信条公式时,我们很容易变得沾沾自喜和自满」。他强调,我们需要从理智上的信仰认同进展至个人对真理经验的信仰认同。并不是说教义和信条不重要,但它们只是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