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2. 为科学与灵修学架桥

在这个阶段引用Shanida Nataraja博士在她《幸福的大脑》一书中的话是很恰当的:「尽管直到最近,西方思维才在科学和灵修事项之间划清界线,但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换之中。科学和灵修越来越被广泛的接纳为一个更大整体的两个互补层面,各自都代表着一个更大现实的相异和局部。思考一种更深层的理解是来自对这两个学科之间更大程度的融合;我们的科学实验可以光照我们的灵修研究,反之亦然。从这种观点的转换,一个新的科学领域诞生了:神经神学。


神经神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阐明默祷之下基础的大脑结构和进程,尤其是默祷的超然经验。这项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因它「去神秘化」了默祷,表明默祷可以对默祷者的思维产生主观影响,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会转化为对大脑的可观察影响。这项研究表明,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通过默祷影响我们的内部景观和大脑功能,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它也挑战我们更好地理解仪式和信仰,在引发这些基本变化至我们与生俱来的配置上的作用。直到最近,默祷的操练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许多灵性传统的背景下而进行的。这些框架涉及特定的仪式,信仰和神圣的经文,它们赋予与默祷操练相关经验之更大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我们对人类思维的研究由于我们调查的主观性质而受到侵蚀。然而,我们现在知道,由于量子物理学家们的实验,受测者和实验者的期望都可影响所谓的客观实验的结果,而客观性的丧失对其所谓的主观证据之价值具有深远的牵连...通过将来自各个默祷者的主观经验之洞察与其大脑中可观察并更客观的变化之洞察相结合,一个通过默祷所引起的身心状态之更完整图像浮现了出来。


现在已经被广泛的接纳,就是不能将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以及大脑视为孤立的实体。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接收的感官输入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自己和世界的感知方式……思维也对大脑的物理结构和活动产生一种持续的影响,塑造大脑的框架并调节我们的大脑来符合我们的思想,感知和情感。通过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广泛联系,我们的心理景观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健康。


大自然可能会憎恶真空,但是我们人类却憎恶混乱……我们渴望秩序,看到世界中的意义。为了让他们的经验具有意义,人类发展了许多信仰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框架,其解释了通过默祷可能产生的超然经验。所有这些信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位更高现实或存有的存在,其超越我们日常的物理现实。我们存在问题的答案被视为是超越理性的分析或理解力,因此并非源于我们传统上与分析性左脑思维相关的认知过程。相反,这些答案被认为是超出人类理解范围的。


许多灵性传统提供了现成的世界观,通过它可以过滤所有追随者的经验。在所有的案例中,它们最初都是由某个神秘主义者,无论是耶稣,佛陀还是穆罕默德根据自己的灵性经验而设计的……通过向他人传授这种世界观,他们提供了可供他人采用的模板。

Comentário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