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1. 神圣

但是,我们仍然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谁或者什么才是他的高层现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仅有的表达思想的媒介是语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哲学家们详细论作了此表达方式的不可靠性和局限性。语言塑造并限制了我们对现实的视野。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神秘主义者们也指出了这一局限性,特别是在试图传达个人超越经验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试图描述那难以描述的。言语不能首先涵盖神圣。 「根据多玛斯·阿奎纳的说法,我们能准确地说出的是天主不是什么……这种彻底的谦卑……在不可言喻的天主奥秘之前是基督徒神学的关键。」 (第131页)当我们试图定义天主时,言语就有成为偶像的危险;也许这就是耶稣自己没有写下任何东西的原因。他用很多故事来指出真正现实的意义和范围,即天国。但是祂对祈祷的强调会引致灵性的经验并提供真正的认识,并在更深层次上相通。

「所有存在的神圣基础是一种灵性上的绝对,理性思想措辞中的不可言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易于被人类直接的经验和实现所影响。」(奥尔德斯·赫黎Aldous Huxley)赫黎基于在所有智慧传统中所表达的观点而得出了这一结论。


亚历山大的克来孟(第二世纪)是第一位在基督宗教中表达此思想的基督徒教父。他和奥力振以及遵循他们的教导的隐修士们,例如艾瓦格略和格世安都在否定(消极)的神秘主义传统中,他们感觉到天主超越我们的理解力:天主超越了太一。祂是不可言喻的,超越所有的言语,超越每个概念,超越一切思想……天主不在空间中,而是在时空,名字和思想之上。天主是无限,无形和无名的。」 (克来孟)


尽管我们的普通智力无法领会神圣,但我们可以描述对神圣逐渐感知的成长阶段。奥力振的基督徒成长的示意图一直是东方基督徒的经典,并被艾瓦格略完全的接受,它指出了灵性道路上的三个发展层次,这将使对天国和神圣临在的经验成为可能。第一个层次是「练习」(practice),其中涵盖了静默祈祷,还包括无时无刻的对我们思想的持续关注,而不仅仅是在静默祈祷时。艾瓦格略提到了一个明确的顺序:首先是对感官的留意,然后是感觉,其在思想中表达出来,并引致一种欲望及其随之而来的行动。如今,此进程通常被称为「正念」(mindfulness)。因此,艾瓦格略是正念的第一位基督徒导师!


全神贯注地这样做会引致人们意识到以自我中心为动机的行为,这反过来又会引致更具德性的行为举止。沙漠教父教母们将这一进程称为「净化情绪」。只有当我们理解并撇下我们有条件的被自我驱动的行为时,它所影响的情感,偏见和虚假形像才不再笼罩我们对真实现实的愿景。


其后的两个层次是关于「理论」(theoria),即对天主的愿景。到达此愿景的第一层次是通过默观自然。就是在一切之内看到神圣:「举起石头,你会找到我,把木头切成两半,我会在那里」(多默福音)。一切都在神圣之中,而神圣也在一切之中。但是神圣不限于创造界,而是在其之上且超越它。


我们听到第一位沙漠教父圣安当所表达的:「那个时代的一位智者去找圣安当,问他说:『父亲,当你在缺少书籍可以给的安慰时,你怎么能幸福呢?』安当回答说:『我的哲学家朋友,我的书是万物的大自然;当我想阅读天主圣言时,这本书总是在我面前。』 艾瓦格略赞同说:『至于那些远离天主的人……天主使他们有可能以万物为媒介接近而认识祂和祂对他们的爱。』」


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层次。然后我们的态度就成为默观性的;我们留意到在每个人和所有事物中的神圣本质,但我们仍然处在这个世界中,并且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默观的行动」层次,他/她从其灵性的中心出于怜悯之情的行动。


「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统一意识,在神圣之内与一切对太一的全部经验,即天国。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