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5. 默祷与关系

默祷是一种通过带领我们进入深度默观祈祷的静默中,而逃离自我的监禁及其欲望的一种方式。文之光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强调说:「耶稣有一个自我。因此,并不是说自我本身就是罪性的。而是自我主义,对自我的执着导致我们对真我的遗忘和背叛。当自我被误认为是真我时,就会产生罪恶……他也证明了人类在自我与真我之间保持健康平衡的能力。 (第242页)留意到阻碍我们前进的因素,会使我们的自我渗透到我们真正的灵性真我的能量和意识中。这是对基督的真正效法。


我们决不能忘记自我是由别人多年来对我们的想法和形像中而建立起来的,我们将其视之为己出。它们常常只是一些想法和纯粹的幻觉,而不是我们真实身份的现实。但是,要透视自我的诡计并摆脱其囚禁的统治,不是我们自己所能做到的。只有进入静默,就是基督的精神和意识所居住的地方,我们才能获得帮助我们看到逃生路线的洞察。因此,我们增长的自我认识首先取决于祈祷和灵修指导,但是精神不仅在静默中行动,而且还通过其他人和我们的本能反应与偏见,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阴影。在发现自己的阴影中,我们会变得更加富于怜悯与向他人开放 - 我们认识到他们的伤口就是我们自己的。


默祷是我们与他人和团体的友谊关系的基础。若望迈恩一直强调说默祷创造团体。我们在深度的静默中经验到我们不是单靠自己,而是通过意识的更深层和灵性上的部分而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自我认识通过深层的专注聆听而引致对他人和内在基督的认识,而这就是默祷,此种关注的方式使我们延续到了日常生活中:「聆听就是转向另一位,将自我抛掷脑后;就是去爱…它对于基督徒信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以无遮掩的专注来倾听耶稣,以至于我们迷失了自我…故此,祂成为了引致自我认识的一道『门』」。 (第42页)但是面对自己所有的压抑和迷失的部分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谦卑:「耶稣显示了要实现自我认识的高昂代价…认识自己需要先不认识自己。寻求包括着损失。种子只能先死后生 ....每天都要求自我的旧幻觉,习惯,价值观和信念的死亡。」(第41页)


他表明通过默祷和深度祈祷,在此生与神圣的合一是可能的:「身为人的耶稣传达给我们,虽然在祂的有限人性中,祂是如何享有了对天主的愿景。祂知道祈祷到底是什么… 祂知道在祈祷中心的神圣临在。」(第245页)


这就是耶稣所说的意思:「我来是为了叫他们获得更丰富的生命。」祂的一生和教导向我们展示了通往完整与圣洁的道路。「耶稣是一位完全的人,因为祂的自我认识源于与其天父的意识之联合……我们成为完全的人,并通过与祂的人性之联合而分享完全的神圣。在圣神内,天主的非二元性中,耶稣可以在人的层面上与我们分享祂的一切。」 (第244页)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