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圣言诵读与默观祈祷
- WCCM Hong Kong
- Jan 17, 2014
- 2 min read
我们已经看到了福音在塑造初期基督宗教时的重要性。但是,常常被忘记的是,它们同时也是深层默观祈祷的源头。 「至少直到十二世纪,基督徒的灵修及其神秘主义传统均扎根于圣言诵读,即以微妙的方式阅读福音..沙漠的隐修士们是圣言诵读和默观祈祷的早期灵感,它们两者之间紧密的相连着。」 (第77页)沙漠教父教母们总体上仍然是口传文化的一部分;沙漠隐士在他们每周一次的聚会中聆听《圣经》,称为「敬拜集会」,而不是自己阅读。此后,他们将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对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反复思索,他们将之化为记忆,并在工作期间将其本质意义牢记于心。通过这种方式,圣经成为了指导他们如何生活的指南。
亚历山大的克来孟 (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 CE)和在其后担任亚历山大教义学院的负责人奥力振 (Origen)(186-251 CE),对依肋内 (Irenaeus) 和其他一些主教所教导的圣经「字面」诠释不再感到满意。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第一步,尽管是很重要的一步。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对信仰的经验理解,以深层的默观祈祷和对圣经的直觉阅读为基础。对于他们,默观与神学以及他们基于经验之上的关于圣经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奥力振在他最重要的著作《第一原则》中概括了圣言诵读这种方法 - 一种缓慢,深刻和专心的阅读方式 - 「他把阅读圣经视为一种加深意识的方式。」(第81页)他强调阅读圣经有四个层次。他首先向我们指出了阅读圣经的第一个层次:从字面上看文本,专注于其表面意义。然后,他强调必须超越表面意义而到达其所暗含的伦理教导。此后,他鼓励我们更进一步去看这段经文的寓言性,他认为这是首要的。于此,他与圣保禄完全吻合:「是祂使我们能够做新约的仆役:这约并不是在于文字,而是在于神,因为文字叫人死,神却叫人活」(格后3:6)这最终将引领我们,正如它曾引领沙漠教父教母们那样,去面对给定文本的本质精神,其被视之为与复活基督的相遇:「这就是你要理解圣经的方式–作为圣言的一个完美身体。」对于奥力振和亚历山大的克来孟,以及遵循他们对于耶稣教导的诠释的人们来说,字面意义只是第一步,尽管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其只被视为是一种对信仰的经验理解之基础。
但是,依肋内对此默观方法及其对圣经进行寓言性的解释非常怀疑,并且聚集了所有强调这种方法的不同团体,将他们置于异端之下。他在《反异端》的论述中谈到了「所谓的错误真知」,从而暗示了基督宗教像他那样解释其字面含义才是正确的真知。克来孟与依肋内生活在第二世纪的同一时期,他称那些成熟的默观基督徒们,就是对自己的信仰有一种更深入了解的人们为「有正确真知的人」。他乐意将自己也算在其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