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将自我抛掷脑后的挑战
- WCCM Hong Kong
- Jan 10, 2014
- 3 min read
我们已经看到了将思想抛掷脑后的重要性和困难。但是,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思想、感觉、欲望和需求的思维。这只是我们整个存有的冰山一角。这种表面身份,我们的自我,是基于各种形式的条件而决定的行为。然而,这恰恰是耶稣所谈论的「自我」— 我们「真我」的受伤和有条件行为的一部分 -- 当祂谈论「将自我抛掷脑后」时。我们确实需要我们存有的这部分,我们的自我,我们天赐的生存本能。但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自我;我们所需要抛下的是我们的伤口,焦虑,担忧,我们对无法生存的恐惧,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为此,我们需要圣保禄所说的胆魄、勇气、信念和承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并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我们思想的外壳。
但是,这种基于行为的外壳是占主导地位的,被我们当今的社会所钦佩。如今,被认为重要的是成就以及达到权力和影响力的位置。耶稣的教导是反文化的,正如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告诉我们的那样:「自我舍弃不是一种我们当代人所熟悉的经验,甚至不是他们非常清楚地理解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倾向于强调自我促进、自我保存和自我投射的重要性。」自谦自卑被认为是一种软弱的标志。此外,被恐惧所统治的自我不喜欢变化,不希望你与你的意识之更深层接触,就是在你思想波动之下的冰山部分,因为变化包含一种不同的生存策略;它知道静默是具有转变力量的,而它会从此转变力量前退缩。因此,它使我们忘记我们也拥有一个基于存有的更深层次的真我。这一更深层次幅度是纯粹的,也是个人的意识,它不受行动和环境的影响。其存在的原因纯粹是因它存在。它不受内容约束,连接到一个超越时空的领域。但是,当今世界的许多人否认除了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经验,或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的现实之外,还有另一种现实。但是,宇宙的95%充满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尽管我们也无法证明其存在,但仍然可以观察到其影响。同样,我们无法证明那更深层次,包罗万象的真我的存在,但我们可以经验到它。我们可以通过进入静默来发现它-借着默祷而获得的静默。
在我们的时代,我们不仅渴望了解那另一现实,而且也渴望了解我们的真实存有。正如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所说的:「很少有像我们此时代的人一样闭关自守和自我分析的,然而,现代人对自己的研究却众所周知的毫无成效。它的原因是……它根本上是非灵性的……没有任何理智上的自我分析能够代替以我们存有为根基的真正自我认识。」但是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寻找我们真正的身份已越来越成为对我们存有基础的寻求,它是一种灵性寻求,许多人现在已经意会到了若望迈恩话中的真理:「要找到我们自己的精神,我们必须保持静默,让我们的精神从被放逐的黑暗中显露出来。想要超越,我们必须要平静。平静是我们的朝圣之旅,而此朝圣之旅的方式是短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