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7. 自我认识和关系

我们已经看到了自我认识和真实开放的关系,在灵性之旅上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认识决定着所有关系的品质……它显示出了[耶稣]向祂的朋友们的自我认识之礼物,就是祂通过圣神与人类建立普遍关系的基础步骤……祂的自我认识是由其与天父的合一意识中衍生出来的。」 (《耶稣,内在之导师》第243页)


当我们触摸「基督的思维」时,我们的自我认识也从默观祈祷的静默中浮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到圣保禄在其致罗马人书中说:「你们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更新的心思转化自己。」因此,当我们放下自我的支配连同其分离的错觉,以及对不能生存的恐惧时,洞察就会随之而来。没有自我的偏见和防御态度,我们可以向神圣开放自己,容许与神圣的心爱且忠实的关系,与他人的真正信任关系。


此进程所引致的与神圣的结合是构成所有默祷教导的基础:我们的思想,思维的运作和我们的情感都需要被超越,以便我们能够在神圣内畅通无阻的经验我们的真我。如果它们没有被超越,我们就只是在欺骗自己,而正如公元四世纪的若望格世安所称的「危险的平安」或「有害的平安」中漂浮。然后,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仍然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幻想的心理结构。我们必须抵抗这种害怕在梦想世界中迷失自我的欲望。


真正深厚的关系永远是一种爱的关系。与神圣的结合是经验一种爱的关系。它是基督徒对天主愿景的本质:「谁若爱,就是天主的孩子,并且他认识天主,那不爱的却对天主一无所知。因为,天主就是爱。」艾克哈大师在他的格言中显示了其是最重要的:「无论天主做什么,祂首先的突破点是怜悯」。


贝德葛立费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关于他中风后却没有死而感受到的一种损失。然后他听到一个声音说「交托给母亲」,他就那样做了。然后,他觉得自己仿佛被「爱海」环绕。后来拜访他的人们说他成为了爱的化身–那位高冷的英国绅士不复存在了。


当若望迈恩被问到我们应该如何为默祷做准备时,他说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小小的善举。文之光说默祷取得进步的唯一标准是:「你的爱增加了吗?」- 增加对自己和他人的爱。正如沙漠教父艾瓦格略所说:「如果你爱自己,就爱人如己。」在我们内心深处找到了天主之后,我们无处不可找到祂。


这是灵性生活的目标。但是艾瓦格略承认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一位长者说他花了20年的时间奋斗才将所有事物都看作是一个整体。」他对基督徒「爱人如己」的命令之建议是最难得到的事情之一,即「要以相同的程度爱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以超越盛怒的态度与所有人交往,也就是说,没有不满和仇恨。」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