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默祷真的是基督徒传统的一部分吗?
- WCCM Hong Kong
- Jan 25, 2014
- 3 min read
最近,通过网站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个被若望迈恩和文之光的默祷和教导所吸引的人。他知道若望迈恩在4世纪的若望格世安的著作中找到了这种祈祷方式,并接纳沙漠隐士们曾以此方式默祷。但是他在圣经中却找不到这种自己喜爱并学习多年的祈祷方式的证据。
他这样说是正确的,确实没有一段经文清楚地表明在沙漠中进行的默祷操练,也曾是宗徒们祈祷的一种方式。但正如耶稣所做的那样,进入沙漠的教父教母们寻求静默和独处,他们的生活和祈祷方式是以祂的榜样和教导为基础。除非这是耶稣教导的一部分,否则他们不会在自己的生活和祈祷中做任何事情。在初期的数个世纪中,非个人主义传统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默祷所引致的默观祈祷的所有要素,我们都可在圣经中发现:独处,静默、平静、机警、以忠实的专注重复一个祷词或短语,因此,将所有其他思想抛在脑后,留在当下此刻,引致内在化和联合感。(参《耶稣,内在之导师》,第202-204页)
我们在若望迈恩的简明建议中也发现了这些重点:「首先坐下。上身挺直,不动,轻闭双目。全身放松,心灵保持警醒。默默地开始在内心讲一个单字。我们提议的祈祷短句是ma-ra-na-tha。当你说的时候,温柔并持续地聆听你所说的祷词。不要思想或幻想任何事—无论是精神上或其他的任何事。如果有思想或意象出现,这就是在默祷时分心,应该不断地反覆重念短诵。每天早晨和晚上默想二十至三十分钟。」
当耶稣被祂的门徒们问起应如何祈祷时,祂教给了我们现在所称为的「天主经」。在耶稣时代的中东常用语言阿拉美语原文中,如文之光所引出的,「此祈祷是一个简短韵律短语的合集。这些短语会被记忆,并时常在内心重复。」(第201页)
我们现在使用的版本是将阿拉美口语译成希腊文,然后翻译成拉丁文,最后翻译成英文。这一系列的翻译使原始阿拉美语失去了韵律和其丰富的含义。但是,尽管如此,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诵读这个经文还是非常有效力的。 「用天主经祈祷不能只是机械式地重复或诵念这些词。它需要留心的念…它需要专注力,通过忠实的重复而达致宁静和顿悟。」 (第202页)专注力是祈祷最重要的品质:「耶稣教导这个公式的环境……强调专注力是所有祈祷的首要品质。」
文之光强调说在玛窦福音第六章中,「 [耶稣]的教导提炼出了默祷的本质要素。首先,祂强调说祈祷必须根植于真我的真诚中,而不是在自我意识中:『你们应当心,不要在人前显露你们的仁义;若是这样,你们在天父前就没有赏报了。』… [然后,祂] 推荐了独处和内在化,静默的亲密和祈祷的隐藏之奥秘:『当你祈祷时,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的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奖励你。』」(第202页)
这句话总是让我感到困惑,因为我知道在耶稣的时代拥有自己的房间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有的。但是之后,我读到了若望格世安的解释:「当我们完全从每个思想和关心之事的嘈杂中抽离我们的心时,我们就是在内室祈祷,揭露我们的祈祷于隐秘的主,如此般亲密。我们闭上门祈祷,不言不语,完全静默,我们向寻心者而不是寻音者祈祷。」
当我们重复天主经时,我们确实使用了许多词语,但它们是有效力的。耶稣在其他地方强调了祈祷中的言语经济:「我们不应像外邦人那样『唠唠叨叨』,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玛6:7-8)我们从格世安得知,沙漠隐士们遵循了这一建议,并以圣经中的某个短语为焦点,他称其为「公式」。若望迈恩进一步简化了它,并选择了 ”Maranatha” (主,快来) 作为我们的祷词 - 这是基督徒们最初的祷词之一,它不会通过任何联想而引致思想。
但是,比起所有的祷词来说,关于默观祈祷最重要的是对实践和随之而来的转变的真实承诺:「如果祈祷……不改变那位祈祷的人……某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就缺失了。」 (第205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