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
每周教导 - 第三年度
50. 奥力振和旅程的阶段(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来到奥力振的旅程的最后阶段,默观天主。对天主愿景的渴望是许多初期基督徒进入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沙漠的原因。他们希望按照耶稣的教导而奉献自己的生命,并遵循祂的引导将自己的存有方式从基于多重性而完全转变为一种整体合一性。...
49. 奥力振和旅程的阶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继续他对此旅程阶段的探索: 因此,在「实践」或「伦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之后,接近了「纯洁的心」,我们可以借天主的帮助和恩典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艾瓦格略称之为「自然的默观」...
48. 奥力振和旅程的阶段(第一部分)
我们看到奥力振(Origen) 如何将我们的两种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观与玛丽亚和玛尔大联系起来,但后来他对此进行了精炼,并区分了三个阶段,他称之为「伦理」,「物理」和「光学」。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Bishop Kallistos Ware)...
47. 奥力振与圣经
仔细并默观性地阅读一段简短的经文是本笃会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团体中的许多人可能都是以此方式完成默祷期的。这种阅读方法起源于基督宗教最初的几个世纪,当时耶稣的追随者们试图了解祂是谁,以及祂的教导所指。奥力振是第一位清晰地表达圣经,灵修经验和理解之间关系的人。...
46.奥力振神秘神学中的使徒和默观生活
正如我在《心灵之旅》中有关介绍奥力振 (Origen) 的一章所解释的那样:「奥力振是一位亚历山大本地人,受过希腊,犹太和基督徒智慧的高等教育。年仅17岁的奥力振被亚历山大城德米特里穆斯主教(Bishop Demetrius of...
45. 神圣的本质
初期的基督徒教父们强调,我们无法用理性来认识天主。没有任何图象,概念或名称可以正确表达。实际上,他们认为给天主附上一个名字是亵渎,因为这将限制那无限者或命名那无名者。但是,正如我们上周所解释的那样,我们与祂的共通可以使我们经验到神圣的临在。我们可以通过「心灵」直觉地认识天主...
44. 亚历山大克来孟
初期的教父们如何看待我们的玛尔大与玛利亚之间,「自我」与「真我」之间,我们的神圣火花的联系,是在亚历山大·克来孟 (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的教导中得到了最好的阐明。我们对亚历山大克来孟知之甚少,就像基督宗教初期几个世纪中其他许多著名的...
43. 圣保禄
耶稣,圣若望和艾克哈大师( Meister Eckhart) 的教导带出了识别我们人性本质的两面之重要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既是玛尔大又是玛丽亚时,艾克哈大师将我们活跃的「自我」之外的灵性存有视之为「基督在灵魂中的诞生」。我们的默祷/默观工作促进了这种洞察,并使我们存有的两面...
42. 人与神圣的整合
我们的品格之两面的融合,即行动与默观,可在圣若望福音中人与神圣的整合面向中看到,正如耶稣所示例的。文之光神父在《心灵之旅》的以下摘录中解释道: 「若望福音是四部福音中最神秘的一部,但与此同时,它为我们提供了耶稣人性的动人一瞥 –...
41.耶稣是一位默观导师
在「每周教导」的以下部分中,我想与你分享一些《心灵之旅》的摘录。本书是基于个别演讲者关于「基督徒神秘主义的根源」之课程的演讲,该课程由我的丈夫Shankar和我在位于伦敦的基督徒默祷中心的世界基督徒默祷团体的庇护下所运营的,为期四年并每年30周的讲习会。正如讲习会所是,《心...
40. 跨信仰的对话交流
跨信仰的元素是尊重在所有宗教中的真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世界基督徒默祷团体精神特质的一部分,也从基督徒传统的开始就一直是其重要元素之一。 在耶稣时代,埃及的亚历山大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正如我在《心灵之旅》中有关亚历山大·克来孟 (Clement of...
39. 基督徒默祷的传统与操练 (四)
是我们对耶稣的信仰使默祷成为基督徒化。它也是基督徒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直接引入基督思想的一个历史和神学的传统。它之所以是基督徒化,是因为我们在基督徒祈祷和实践的整体环境中进行默祷。因为我们与其他基督徒一起默祷,因为它赋予我们信仰和爱的火焰,并且使我们能够传播福音。因此,...
38.基督徒默祷的传统与操练 (三)
文之光神父继续说道:「上世纪下半叶,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的《会谈集》引领若望迈恩(John Main)回到了基督徒传统中的默祷操练,这是他年轻时在东方首次发现的。格世安两次关于祈祷的会谈是从对祈祷神学的普遍概述,转向对如何在其最根本的深度之中生活的明确劝告...
37. 基督徒默祷的传统与操练 (二)
文之光神父继续说道:「现代伟大的神学思想家和灵修导师们–拉内 (Rahner),巴尔塔萨 (Balthasar),郎尼根 (Lonergan),牟敦 (Merton),迈恩 (Main),格里菲思 (Griffiths )–对俗世中的基督宗教危机采取了坚决的神秘主义方法。历...
36. 基督徒默祷的传统与操练 (一)
与内心静默的重新连接不仅对与内心静默的重新连接不仅对成年人很重要,对嘈杂世界中的儿童和年轻人更为重要。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有关儿童默祷教导的一次默祷研讨会上,大多数听众都是学校的教师和校长,还有许多来自教区教育委员会。那些演讲受到了热烈欢迎 -...
35. 与静默有关的问题
在我们的西方文化中,对静默和静止的需求没有得到认同。许多人甚至对静默感到不舒服,甚至对此感到恐惧,正如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所说:「『静默』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很少有静默的经验,它可以对生活在此文化中的人们造成一种可怕的威胁。」尝试告...
34. 自我认识和治愈
要求人们更多地意识到阻碍他们迈向真正自我认识的旅途常常会遇到阻力。回应可能是:「我确实知道在我生命此阶段的我是谁。」或「我确实不想面对过去的很多事情;没必要,我已经应付了,我现在挺好的。」 当然,从某一层面我们知道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所谈论的是我们的表面自我,受过去的经验所...
33. 作为通往神圣第一步的自我认识
我们不可低估冒险进入静默时而拥有一位灵修指导的重要性。在基督宗教传统中,耶稣是我们的靠山,也是我们进入灵性领域的大门。在更宽广的宇宙意识中,祂的能量和意识仍然可以使我们与祂联系。这就是「我将永远与你们在一起」的真实含义。许多神秘主义者认为,祂的第二次降临不是未来的一个历史事...
32. 扎根于一种传统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就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和智慧传统的教导都可以通过教师以书本形式,或以互联网提供给所有人。这使我们的意识向一种更宽广的人类灵性开放。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许多一致性;实际上,在它们各自传统的中心有一个共同的核心。...
31. 基督宗教传统内的默祷
由于能够转换为不同的存有模式是一种人类特质,我提过的许多事情不仅适用于基督宗教传统中的默祷,而且适用于其他主要宗教传统中所采用的静默和专注的祈祷形式。因此,让我们花点时间提醒自己是什么使我们的默祷基督徒化。 耶稣在祂的教导中挂心并帮助我们重新留意天国和天主的临在,祂推荐了静...
30. 基本人类状况
在天国中处于天主临在的状态是一种天生的人类能力。每个人都可以穿越专注力和信念的窄门 - 信念是人类与神圣现实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 初期的教父们毫不怀疑所有人与神圣合一的可能性,无论你以为自己是谁:「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祂是所有人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正义或不正义的、虔诚...
29. 两种存有方式的整合
文之光神父在他的书《耶稣:内在之导师》中表述说:「天国是不受所有内在和外在统治的自由:『天主子民的光荣自由』。这是天主的力量在社会和个人的人类层面上的自由流动。是个人作为一个独特个体以及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圆满,他是与其他所有个体不可分割的。这是疏离和隔绝的悲剧之终结,造成苦...
28. 天国
对真正的默祷和默观祈祷必不可少的品质是交托。这是一个放弃思想,想象力和图象的议题。如此做,我们放下过去和未来–塑造我们的记忆以及塑造我们未来的希望,欲望和恐惧。默祷以及忠实地重复诵念我们的短诵,养成了留在当下的习惯,并影响了日常生活。我们照原样看待人们和局势,而不是通过我们...
27. 爱和宽恕
我们感觉自己也像《沙漠与溪流》故事中的很不情愿的溪流,去放下我们认为自己是谁的概念,以及关于生命角色的个人观点。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情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直觉地知道,如果我们真正放手,我们将会像溪流一样被转变,并且我们的个人特质也会被改造。...
26. 沙漠与溪流
正如我们已经从许多神秘主义者或灵修导师的话语中所听到的那样,灵修道路是从自我认识走向对天主的认识。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说:「每个人都独特地认识自己,因此独特地表达了他对天主和真我的不二与单纯本质的洞察。合一会转变人,但不会毁坏个人的特性。」...
25. 接纳挑战
获得自我认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提醒我们:「即使与『师傅』如此亲密-按圣奥斯定所言,比我们离自己更近 - 自欺和幻觉的力量还是可能会压倒一切。当我们与愤怒的骄傲,恐惧,傲慢,贪婪和无知的恶魔作斗争时,此道路常常消失在我们脚下。」这提醒了我们4...
24. 真正的认知
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强调说:「一位灵修导师的本质工作就是:不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而是帮助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灵修导师, 历史上的耶稣的使命。他指出要超越我们日常所留意的意识,而到达那内含日常意识的意识。文之光神父继续说:「这个意识领域相似并与真正的...
23. 寻找珍贵的宝石
文之光神父说若望迈恩对纳匝肋历史上的耶稣的重要性观点是,衪「在我们都知道的可朽之限制内的自我觉醒。」 文之光神父又继续强调此觉醒对我们所有人的重要性,这是「人类意识向其源头的天主之单一而包括一切的觉醒。」 耶稣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潜力,但我们却很难相信祂给我们指向的真理。因此...
22. 耶稣的真正意图
尽管我们听到若望迈恩和文之光都肯定了历史上耶稣的重要性,都强调了那个方面的重要性,然而,祂却远不止于此。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祂才有结果,因我们完全看不到祂的真实本性——我们只看到祂被我们自己的文化、心理和神学过滤并染色的图象。不仅如此,我们深信只有我们的图象才是正确的。所有...
21. 历史中的耶稣
我们知道内在的基督在若望迈恩的灵修之旅经验中扮演着多么核心的角色。在《归真返朴》中,他陈述到:「天主性的圆满居住在基督内,而基督在我们内。」但是,他对历史中的耶稣附加了什么重要性呢?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在对若望迈恩(John...
20. 突破幻觉
若望迈恩不断地为我们指出,要超越「自我」的领域而到达「真我」的领域 - 从幻觉到现实 - 并将默祷视为做到这一点的本质方式:「默祷是一条突破从幻觉世界而进入现实纯净之光的路。他没有像我所做的那样提及『左脑”』和『右脑』的存有模式。但这并没有减损他曾十分留意此意识的互补层面之...
19. 窄门
耶稣说:「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狭!」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说,「它之所以狭窄,是因为它是专心和对我们整个存有的聚焦,并且我们所有的精力和才能都集中在此要点上的产物。」我们聚焦于祷词和短诵,将其他一切抛在脑后,我们的白日梦,概念,思想,包括基督宗教的信仰结构和教...
18. 存有的两种方式
我们听到若望迈恩谈论说:「人类最难以忘怀的恐惧——孤立、忧虑和孤独——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他在同一段落中继续陈述:「一种荒谬的错误渲染现实的形象」,其「被天主之爱的强大力量所溶解。」我们通过祈祷经验到「人的基本条件不是分离而是合一与同在。」祈祷/默祷是如何做到的?...
17. 直觉和理性
我们参与一种祈祷的方式,它以一种态度为前提,而此与西方文明中越来越被接受的文化相反。因为我们在祈祷中的经验,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命名不可名言者,不可给无形者形体。我们知道我们不能用思维或感官来认识神圣现实。但我们也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不可名言者和无形者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用直觉感...
16. 真正聆听
若望迈恩和文之光都是本笃会隐修士,可以理解他们的教导受到圣本笃会规所鼓励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本笃会的三个誓言中,服从,皈依和稳定也构成了奉献者的环境-服从有时会引起最初的疑虑。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西方文明的一个特征是我们不信任权威,与此连接的还有服从。权威被发现存有...
15. 团体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发现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科学如何在缜密的实验中越来越多地证实到,那些走在灵修之路的人士从个人经验中所认识的。我已经谈过团体的重要性以及默祷团体如何在旅途中支持我们。以下的实验证明,在不止一种的方式中的真实性:在一次祈祷会,一群方济各会的修女们被连接到脑电波机...
14. 团体的重要性
我们已经看到在默祷之旅中,我们是如何得到了基督的内在指导,对于外在而言,我们也得到了默祷团体的支持。在我们存有的最深处和本质上,我们是神圣之爱的火花,并且是值得接纳和值得爱的。一旦我们自身意识到 了此真理,我们也将其视为他人的真理。然后,我们便可以真正地「爱我们的近人」,正...
13. 成为完整的
若望迈恩(John Main)在其著作中自始至终都强调亲身经历静默的重要性,在此我们由忠实的重复短诵所带领。这要求我们要通过思想和图象的阶层,「思维的混乱喧嚣因对琐事和分心的过多暴露而遭受破坏」。我们甚至需要勇气面对个人潜意识的第一个层面,在此自我已经沉积了过去不适合表达的...
12. 接纳静默
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无意识地支配我们的主导情绪是不安和恐惧。根据若望迈恩(John Main)的观点,它们阻止我们拥有进入静默的勇气。这些强烈的情绪要么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引致我们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无能为力;要么是由于内在状态,主要是缺乏自尊,当我们太留意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时。这...
11. 对我们的潜能开放
上周,我谈到了「命名不等于认识」的说法,但我们的本能是去命名,因它使我们有一种控制的感觉,尽管这可能是一种幻觉:我们认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处理什么。我们的大脑甚至是这样构造的。它首先在图像中起作用,引致概念,然后是思想和名字。我们对生存的内驱力呼吁我们要有控制权。这在处理物质和...
10. 语言的问题
哲学和神学教给我们的一件事是,我们有限的理性能力对真正理解神圣现实的基本不可能性。任何尝试都只会对不可名状和难以形容的那位设置限制和约束。因此,早期的基督徒们认为给天主起任何名字都是亵渎。没有最终的正确答案;观念常与先前的尝试相抵触和排斥。所有理论和神学都是有限的个人尝试诠...
9. 人类意识的转化
默祷之旅的本质是遵循耶稣的命令,放下我们「自我」的关注事物:「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但是,谁若为我的缘故而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16:24-25)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本身就是不好的。我们需要此「自我」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正如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心之导...
8. 信德
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默祷的有效性是基于对内在之圣神的信仰。除此之外,我们领会到不是我们的祈祷,而是参加我们的存在深处的圣神内的耶稣之祈祷,在那里我们的意识与祂的意识相结合。 若望迈恩始终强调,我们可以通过默祷所引致的经验,深层经验和默观祈祷来验证我们的基督信仰。因此...
7. 若望迈恩的祈祷神学
若望迈恩的祈祷神学与他的基督宗教神学紧密相关。在之前的每周教导中,我们听到他说:「我们团体的目的是传递默祷的传统。我们要传递或试图传递的是认识到基督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了这种共融:「耶稣派遣了祂的圣神居住在我们内,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圣洁的殿堂。:天主自己住在...
6. 我们在哪里祈祷?
有趣的是,沙漠传统是一种广泛而有影响力的基督宗教运动。起初只有几位隐士,但是到了四世纪末,至少有三万男女居住在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沙漠中。「安当的话语劝服了许多人去度隐居的生活。因此,从那时起,群山上便有了隐修院,而沙漠则由隐修士们建造成为城市。」(安当生平)...
5. 圣经的重要性
若望迈恩(John Main)关于默祷的所有神学和教导不仅基于经验,而且还基于圣经。他教导的每一个开始和/或结束都有引用圣经。此种对圣经的同样重视也可在初期的基督徒们和沙漠教父教母中发现。他们都是口传文化的整体部分;沙漠隐士们在他们每周一次的聚会中聆听圣经,即「礼仪集会」,...
4. 互联性
若望迈恩强调说:「我们团体的目的是传递默祷的传统。我们要传递或试图传递的是认识到基督在我们心中居住。」他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了这种共融:「耶稣派遣了祂的圣神居住在我们内,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圣洁的殿堂。 :天主自己住在我们内……。然后我们便知道我们分享天主的本性。」...
3. 深层的内在祈祷
若望迈恩以及初期的基督徒们,强调深层而静默的祈祷是进入我们自己的中心的途径,在那里我们与生活的基督接触,并通过祂而「认识」天主。我们听到亚历山大的克来孟说:「当我们在灵魂的'『内室』中祈祷时,只怀有一个思想,以『叹息太深,无法言语』来恳求天父,而祂在我们仍讲话时就已经临在。...
2. 根本的罪人或者本质是善的?
我们听到这些话说明我们与神圣现实的本质联系,但是我们真的相信它们吗?不幸的是,我们被自己根本上是有罪的观点所带大,天主与我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观点同传统初期基督徒对与天主的基本联系之观点一起出现,仅在第四世纪的亚历山大主教亚大纳削(Athanasius),并...
1. 神圣现实
贝德.葛立费称呼若望迈恩为「当今教会内最重要的灵修指导」。此赞誉不仅针对他对默祷的教导,还关系到其支持这种祈祷方式的核心神学。他的神学与公元4世纪时的基督徒沙漠教父和教母们,以及普遍的初期基督徒们产生共鸣。从很大程度上说,他可以完美的融入当时的隐修士们,尤其是若望·格世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