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跨信仰的对话交流
- WCCM Hong Kong
- Feb 9, 2011
- 2 min read
跨信仰的元素是尊重在所有宗教中的真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世界基督徒默祷团体精神特质的一部分,也从基督徒传统的开始就一直是其重要元素之一。
在耶稣时代,埃及的亚历山大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正如我在《心灵之旅》中有关亚历山大·克来孟 (Clement of Alexandria) 的第三章的引言中所提到的:「它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在几个世纪前建立的,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国际化的城镇,拥有一个与雅典抗衡的非基督徒学院,还有一个齐集当时人类所有智慧的奇妙图书馆和第一所重要的教义学院。」根据主教卡尔利斯托斯·韦尔(Bishop Kallistos Ware)的说法,「亚历山大当时是罗马帝国的首要知识中心,在哲学和灵修上比罗马更有活力。」
促成因素之一是亚历山大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的终点。途经这条路的不仅是商人,还有希腊和犹太哲学家,佛教和尚以及其他宗教传统的从业者。不可避免地,他们会在旅途中留意到彼此的宗教操练,也看到这些信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的影响,并且无疑会利用傍晚时间在篝火周围进行对话,以认识和理解彼此。这些讨论也在亚历山大的集市以及学术和哲学中心进行,其中之一就是「教义学院」。
基督徒教会曾在亚历山大蓬勃兴盛。在那里的最初几个世纪中确实没有任何迫害,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来说亚历山大对罗马来说太重要了。代替分散的家庭教会,那里已经有专门建造的敬拜场所。在这种讲究的环境下,建立一所正派的教义学院似乎是合适的。但是,对望教徒的教导 - 那些想受洗成为基督徒信仰的人 - 并不仅仅狭窄的局限于基督教信仰,而是在反对一种当时希腊普遍流行的哲学和科学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的,并与不同文化混合在一起的学生对话交流。基督宗教在亚历山大需要以一种使希腊教育界觉得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由于在亚历山大居住的犹太人多于耶路撒冷,犹太哲学家和耶稣的同代人菲洛(Philo) 已经通过在希腊和犹太哲学之间进行对话而做好了准备。
此犹太,希腊和基督宗教哲学之间的对话结果,非常明显的是来自初期教父们,教义学院的亚历山大·克来孟以及他的继任者奥力振 (Origen) 的教导。从我们的角度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导都根植于个人的神秘经验。之后,这将由第4世纪的沙漠教父艾瓦格略(Evagrius)总结为:」祈祷的人就是一位神学家,而神学家就是一位祈祷的人。」
重要的是要记住对话交流不是一个去模仿的邀请。埃利奥特(T.S. Eliot)经常在他的诗歌《四重奏》中引用其他神秘主义者的话,他在《当代诗歌反思》中说:
「我们不模仿,我们被改变了;我们的作为是被改变的那人的作为;我们没有借贷,我们已经加快步伐,我们成为了传统的传承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