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6. 基督徒默祷的传统与操练 (一)

与内心静默的重新连接不仅对与内心静默的重新连接不仅对成年人很重要,对嘈杂世界中的儿童和年轻人更为重要。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有关儿童默祷教导的一次默祷研讨会上,大多数听众都是学校的教师和校长,还有许多来自教区教育委员会。那些演讲受到了热烈欢迎 - 已经有20所学校要求参加将默祷引入其学校的试点项目。


我想与你分享本笃会文之光神父关于我们默祷操练传统的介绍演讲。「每此当我们默祷时,我们就会进入一个伟大的传统。此传统观本质上定义了基督宗教默祷 - 因为默祷本身便是人类智慧中最古老和最普遍的元素之一。默祷的含义和目的有不同的描述,但在所有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都可以找到,就是宗教本身的默观核心。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人类意识本身已经从超越的经验中演化并不断扩展而进入其中,即我们与存有之源和圆满的天主之无限遥远和无限接近的奥秘。」


圣纽曼枢机说:「对天主最好的证据就置于我们之内。」在现代,天主作为天主的存在受到质疑。在哲学和神学的层面中天主常常被忽略,并使用科学方法将其视为人类想象力的产物或人类需求的投射。对此天主观念的挑战被宗教机构惯例般的辩护和声明,但其深刻地扰乱和不安了宗教人士的自满。宗教人士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长期以来的理所当然,以及被长期植入其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根本含义。世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宗教与其他主要机构相遇的竞争环境。宗教不能再要求自动获得社会或政治的特权。它必须为自己辩护,并因其表现而被判断。达赖喇嘛说,对所有宗教的考验是「是否会使人变得更好?」那是一个公平而艰难的考验。


为了应对现代性的这种巨变,基督信仰受挑战以彻底的方式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也就是说,它被迫追溯到其根源。马蒂尼枢机主教的垂死之言坦白地陈述了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教会已经过时,需要重新与现代世界的精神需求联系起来,但自从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以来,无论以何其方式,教会的领导并不常表达这一点。然而,从其根源上更新教会的需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他重要的复兴时期,例如11世纪的改革着重于教堂的结构,或者20世纪的宗教仪式和神学与现代性的关系的改革,都以回归其根源作为一种革新的方式。如果召开第三次大公会议,它将可能致力于教会的灵性生命及其对祈祷的理解和实践。我们已经身处在一个重申發掘被我們深刻地長期忽視的灵修传统的时代。(本笃会文之光神父)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