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
每週教導 - 第三年度
50.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三部分)
現在,我們來到奧力振的旅程的最後階段,默觀天主。對天主願景的渴望是許多初期基督徒進入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沙漠的原因。他們希望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奉獻自己的生命,並遵循祂的引導將自己的存有方式從基於多重性而完全轉變為一種整體合一性。...
49.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繼續他對此旅程階段的探索: 因此,在「實踐」或「倫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之後,接近了「純潔的心」,我們可以藉天主的幫助和恩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艾瓦格略稱之為「自然的默觀」...
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47. 奧力振與聖經
仔細並默觀性地閱讀一段簡短的經文是本篤會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團體中的許多人可能都是以此方式完成默禱期的。這種閱讀方法起源於基督宗教最初的幾個世紀,當時耶穌的追隨者們試圖了解祂是誰,以及祂的教導所指。奧力振是第一位清晰地表達聖經,靈修經驗和理解之間關係的人。...
46.奧力振神秘神學中的使徒和默觀生活
正如我在《心靈之旅》中有關介紹奧力振(Origen) 的一章所解釋的那樣:「奧力振是一位亞歷山大本地人,受過希臘,猶太和基督徒智慧的高等教育。年僅17歲的奧力振被亞歷山大城德米特里穆斯主教(Bishop Demetrius of...
45. 神聖的本質
初期的基督徒教父們強調,我們無法用理性來認識天主。沒有任何圖像,概念或名稱可以正確表達。實際上,他們認為給天主附上一個名字是褻瀆,因為這將限制那無限者或命名那無名者。但是,正如我們上週所解釋的那樣,我們與祂的共通可以使我們經驗到神聖的臨在。我們可以通過「心靈」直覺地認識天主...
44. 亞歷山大克來孟
初期的教父們如何看待我們的瑪爾大與瑪利亞之間,「自我」與「真我」之間,我們的神聖火花的聯繫,是在亞歷山大·克來孟(Clement of Alexandria)(150 -215)的教導中得到了最好的闡明。我們對亞歷山大克來孟知之甚少,就像基督宗教初期幾個世紀中其他許多著名的...
43. 聖保祿
耶穌,聖若望和艾克哈大師( Meister Eckhart) 的教導帶出了識別我們人性本質的兩面之重要性。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既是瑪爾大又是瑪利亞時,艾克哈大師將我們活躍的「自我」之外的靈性存有視之為「基督在靈魂中的誕生」。我們的默禱/默觀工作促進了這種洞察,並使我們存有的兩面...
42. 人與神聖的整合
我們的品格之兩面的融合,即行動與默觀,可在聖若望福音中人與神聖的整合面向中看到,正如耶穌所示例的。文之光神父在《心靈之旅》的以下摘錄中解釋道: 「若望福音是四部福音中最神秘的一部,但與此同時,它為我們提供了耶穌人性的動人一瞥–...
41.耶穌是一位默觀導師
在「每週教導」的以下部分中,我想與你分享一些《心靈之旅》的摘錄。本書是基於個別演講者關於「基督徒神秘主義的根源」之課程的演講,該課程由我的丈夫Shankar和我在位於倫敦的基督徒默禱中心的世界基督徒默禱團體的庇護下所運營的,為期四年並每年30週的講習會。正如講習會所是,《心...
40. 跨信仰的對話交流
跨信仰的元素是尊重在所有宗教中的真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世界基督徒默禱團體精神特質的一部分,也從基督徒傳統的開始就一直是其重要元素之一。 在耶穌時代,埃及的亞歷山大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正如我在《心靈之旅》中有關亞歷山大·克來孟(Clement of...
39. 基督徒默禱的傳統與操練 (四)
是我們對耶穌的信仰使默禱成為基督徒化。它也是基督徒化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它直接引入基督思想的一個歷史和神學的傳統。它之所以是基督徒化,是因為我們在基督徒祈禱和實踐的整體環境中進行默禱。因為我們與其他基督徒一起默禱,因為它賦予我們信仰和愛的火焰,並且使我們能夠傳播福音。因此,...
38.基督徒默禱的傳統與操練 (三)
文之光神父繼續說道:「上世紀下半葉,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的《會談集》引領若望邁恩(John Main)回到了基督徒傳統中的默禱操練,這是他年輕時在東方首次發現的。格世安兩次關於祈禱的會談是從對祈禱神學的普遍概述,轉向對如何在其最根本的深度之中生活的明確勸告...
37. 基督徒默禱的傳統與操練 (二)
文之光神父繼續說道:「現代偉大的神學思想家和靈修導師們–拉內(Rahner),巴爾塔薩(Balthasar),郎尼根(Lonergan),牟敦(Merton),邁恩(Main) ,格里菲思(Griffiths )–對俗世中的基督宗教危機採取了堅決的神秘主義方法。歷屆教宗-...
36. 基督徒默禱的傳統與操練 (一)
與內心靜默的重新連接不僅對與內心靜默的重新連接不僅對成年人很重要,對嘈雜世界中的兒童和年輕人更為重要。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有關兒童默禱教導的一次默禱研討會上,大多數聽眾都是學校的教師和校長,還有許多來自教區教育委員會。那些演講受到了熱烈歡迎 -...
35. 與靜默有關的問題
在我們的西方文化中,對靜默和靜止的需求沒有得到認同。許多人甚至對靜默感到不舒服,甚至對此感到恐懼,正如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中所說:「『靜默』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很少有靜默的經驗,它可以對生活在此文化中的人們造成一種可怕的威脅。」嘗試告...
34. 自我認識和治愈
要求人們更多地意識到阻礙他們邁向真正自我認識的旅途常常會遇到阻力。回應可能是:「我確實知道在我生命此階段的我是誰。」或「我確實不想面對過去的很多事情;沒必要,我已經應付了,我現在挺好的。」 當然,從某一層面我們知道我們是誰。但是,我們所談論的是我們的表面自我,受過去的經驗所...
33. 作為通往神聖第一步的自我認識
我們不可低估冒險進入靜默時而擁有一位靈修指導的重要性。在基督宗教傳統中,耶穌是我們的靠山,也是我們進入靈性領域的大門。在更寬廣的宇宙意識中,祂的能量和意識仍然可以使我們與祂聯繫。這就是「我將永遠與你們在一起」的真實含義。許多神秘主義者認為,祂的第二次降臨不是未來的一個歷史事...
32. 紮根於一種傳統的重要性
我們生活在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就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和智慧傳統的教導都可以通過教師以書本形式,或以互聯網提供給所有人。這使我們的意識向一種更寬廣的人類靈性開放。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許多一致性;實際上,在它們各自傳統的中心有一個共同的核心。...
31. 基督宗教傳統內的默禱
由於能夠轉換為不同的存有模式是一種人類特質,我提過的許多事情不僅適用於基督宗教傳統中的默禱,而且適用於其他主要宗教傳統中所採用的靜默和專注的祈禱形式。因此,讓我們花點時間提醒自己是什麼使我們的默禱基督徒化。 耶穌在祂的教導中掛心並幫助我們重新留意天國和天主的臨在,祂推薦了靜...
30. 基本人類狀況
在天國中處於天主臨在的狀態是一種天生的人類能力。每個人都可以穿越專注力和信念的窄門- 信念是人類與神聖現實之間存在的基本聯繫。 初期的教父們毫不懷疑所有人與神聖合一的可能性,無論你以為自己是誰:「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祂是所有人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正義或不正義的、虔誠或...
29. 兩種存有方式的整合
文之光神父在他的書《耶穌:內在之導師》中表述說:「天國是不受所有內在和外在統治的自由:『天主子民的光榮自由』。這是天主的力量在社會和個人的人類層面上的自由流動。是個人作為一個獨特個體以及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的圓滿,他是與其他所有個體不可分割的。這是疏離和隔絕的悲劇之終結,造成苦...
28. 天國
對真正的默禱和默觀祈禱必不可少的品質是交託。這是一個放棄思想,想像力和圖像的議題。如此做,我們放下過去和未來–塑造我們的記憶以及塑造我們未來的希望,慾望和恐懼。默禱以及忠實地重複誦念我們的短誦,養成了留在當下的習慣,並影響了日常生活。我們照原樣看待人們和局勢,而不是通過我們...
27. 愛和寬恕
我們感覺自己也像《沙漠與溪流》故事中的很不情願的溪流,去放下我們認為自己是誰的概念,以及關於生命角色的個人觀點。是什麼讓我們如此不情願?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直覺地知道,如果我們真正放手,我們將會像溪流一樣被轉變,並且我們的個人特質也會被改造。...
26. 沙漠與溪流
正如我們已經從許多神秘主義者或靈修導師的話語中所聽到的那樣,靈修道路是從自我認識走向對天主的認識。文之光神父在《耶穌:內在之導師》中說:「每個人都獨特地認識自己,因此獨特地表達了他對天主和真我的不二與單純本質的洞察。合一會轉變人,但不會毀壞個人的特性。」...
25. 接納挑戰
獲得自我認識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文之光神父在《耶穌:內在之導師》中提醒我們:「即使與『師傅』如此親密-按聖奧斯定所言,比我們離自己更近- 自欺和幻覺的力量還是可能會壓倒一切。當我們與憤怒的驕傲,恐懼,傲慢,貪婪和無知的惡魔作鬥爭時,此道路常常消失在我們腳下。」這提醒了我們...
24. 真正的認知
文之光神父在《耶穌,內在之導師》中強調說:「一位靈修導師的本質工作就是:不是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而是幫助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我們靈修導師, 歷史上的耶穌的使命。他指出要超越我們日常所留意的意識,而到達那內含日常意識的意識。文之光神父繼續說:「這個意識領域相似並與真正的...
23. 尋找珍貴的寶石
文之光神父說若望邁恩對納匝肋歷史上的耶穌的重要性觀點是,衪「在我們都知道的可朽之限制內的自我覺醒。」 文之光神父又繼續強調此覺醒對我們所有人的重要性,這是「人類意識向其源頭的天主之單一而包括一切的覺醒。」 耶穌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的潛力,但我們卻很難相信祂給我們指向的真理。因此...
22. 耶穌的真正意圖
儘管我們聽到若望邁恩和文之光都肯定了歷史上耶穌的重要性,都強調了那個方面的重要性,然而,祂卻遠不止於此。只有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祂才有結果,因我們完全看不到祂的真實本性——我們只看到祂被我們自己的文化、心理和神學過濾並染色的圖像。不僅如此,我們深信只有我們的圖像才是正確的。所有...
21. 歷史中的耶穌
我們知道內在的基督在若望邁恩的靈修之旅經驗中扮演著多麼核心的角色。在《歸真返樸》中,他陳述到:「天主性的圓滿居住在基督內,而基督在我們內。」但是,他對歷史中的耶穌附加了什麼重要性呢?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在對若望邁恩(John...
20. 突破幻覺
若望邁恩不斷地為我們指出,要超越「自我」的領域而到達「真我」的領域- 從幻覺到現實- 並將默禱視為做到這一點的本質方式:「默禱是一條突破從幻覺世界而進入現實純淨之光的路。他沒有像我所做的那樣提及『左腦”』和『右腦』的存有模式。但這並沒有減損他曾十分留意此意識的互補層面之事實...
19. 窄門
耶穌說:「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中說,「它之所以狹窄,是因為它是專心和對我們整個存有的聚焦,並且我們所有的精力和才能都集中在此要點上的產物。」我們聚焦於禱詞和短誦,將其他一切拋在腦後,我們的白日夢,概念,思想,包括基督宗教的信仰結構和教...
18. 存有的兩種方式
我們聽到若望邁恩談論說:「人類最難以忘懷的恐懼——孤立、憂慮和孤獨——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可怕的錯誤。」他在同一段落中繼續陳述:「一種荒謬的錯誤渲染現實的形象」,其「被天主之愛的強大力量所溶解。」我們通過祈禱經驗到「人的基本條件不是分離而是合一與同在。」祈禱/默禱是如何做到的?...
17. 直覺和理性
我們參與一種祈禱的方式,它以一種態度為前提,而此與西方文明中越來越被接受的文化相反。因為我們在祈禱中的經驗,我們知道我們不能命名不可名言者,不可給無形者形體。我們知道我們不能用思維或感官來認識神聖現實。但我們也知道,這並不意味著不可名言者和無形者不存在,只是因為我們用直覺感...
16. 真正聆聽
若望邁恩和文之光都是本篤會隱修士,可以理解他們的教導受到聖本篤會規所鼓勵的生活方式的影響。在本篤會的三個誓言中,服從,皈依和穩定也構成了奉獻者的環境-服從有時會引起最初的疑慮。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西方文明的一個特徵是我們不信任權威,與此連接的還有服從。權威被發現存有...
15. 團體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發現令人著迷的一點,就是科學如何在縝密的實驗中越來越多地證實到,那些走在靈修之路的人士從個人經驗中所認識的。我已經談過團體的重要性以及默禱團體如何在旅途中支持我們。以下的實驗證明,在不止一種的方式中的真實性:在一次祈禱會,一群方濟各會的修女們被連接到腦電波機...
14. 團體的重要性
我們已經看到在默禱之旅中,我們是如何得到了基督的內在指導,對於外在而言,我們也得到了默禱團體的支持。在我們存有的最深處和本質上,我們是神聖之愛的火花,並且是值得接納和值得愛的。一旦我們自身意識到 了此真理,我們也將其視為他人的真理。然後,我們便可以真正地「愛我們的近人」,正...
13. 成為完整的
若望邁恩(John Main)在其著作中自始至終都強調親身經歷靜默的重要性,在此我們由忠實的重複短誦所帶領。這要求我們要通過思想和圖像的階層,「思維的混亂喧囂因對瑣事和分心的過多暴露而遭受破壞」。我們甚至需要勇氣面對個人潛意識的第一個層面,在此自我已經沉積了過去不適合表達的...
12. 接納靜默
對於我們許多人而言,無意識地支配我們的主導情緒是不安和恐懼。根據若望邁恩(John Main)的觀點,它們阻止我們擁有進入靜默的勇氣。這些強烈的情緒要么是由於外界的刺激,引致我們感到對自己的生活無能為力;要么是由於內在狀態,主要是缺乏自尊,當我們太留意自己的缺點和局限時。這...
11. 對我們的潛能開放
上週,我談到了「命名不等於認識」的說法,但我們的本能是去命名,因它使我們有一種控制的感覺,儘管這可能是一種幻覺:我們認為我們知道我們在處理什麼。我們的大腦甚至是這樣構造的。它首先在圖像中起作用,引致概念,然後是思想和名字。我們對生存的內驅力呼籲我們要有控制權。這在處理物質和...
10. 語言的問題
哲學和神學教給我們的一件事是,我們有限的理性能力對真正理解神聖現實的基本不可能性。任何嘗試都只會對不可名狀和難以形容的那位設置限制和約束。因此,早期的基督徒們認為給天主起任何名字都是褻瀆。沒有最終的正確答案;觀念常與先前的嘗試相抵觸和排斥。所有理論和神學都是有限的個人嘗試詮...
9. 人類意識的轉化
默禱之旅的本質是遵循耶穌的命令,放下我們「自我」的關注事物:「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但是,誰若為我的緣故而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16:24-25)這並不意味著「自我」本身就是不好的。我們需要此「自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正如文之光神父在《耶穌,內心之導...
8. 信德
因此,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我們默禱的有效性是基於對內在之聖神的信仰。除此之外,我們領會到不是我們的祈禱,而是參加我們的存在深處的聖神內的耶穌之祈禱,在那裡我們的意識與祂的意識相結合。 若望邁恩始終強調,我們可以通過默禱所引致的經驗,深層經驗和默觀祈禱來驗證我們的基督信仰。因此...
7. 若望邁恩的祈禱神學
若望邁恩的祈禱神學與他的基督宗教神學緊密相關。在之前的每週教導中,我們聽到他說:「我們團體的目的是傳遞默禱的傳統。我們要傳遞或試圖傳遞的是認識到基督在我們心中居住。」他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了這種共融:「耶穌派遣了祂的聖神居住在我們內,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聖潔的殿堂。:天主自己住在...
6. 我們在哪裡祈禱?
有趣的是,沙漠傳統是一種廣泛而有影響力的基督宗教運動。起初只有幾位隱士,但是到了四世紀末,至少有三萬男女居住在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沙漠中。 「安當的話語勸服了許多人去度隱居的生活。因此,從那時起,群山上便有了隱修院,而沙漠則由隱修士們建造成為城市。」(安當生平)...
5. 聖經的重要性
若望邁恩(John Main)關於默禱的所有神學和教導不僅基於經驗,而且還基於聖經。他教導的每一個開始和/或結束都有引用聖經。此種對聖經的同樣重視也可在初期的基督徒們和沙漠教父教母中發現。他們都是口傳文化的整體部分;沙漠隱士們在他們每週一次的聚會中聆聽聖經,即「禮儀集會」,...
4. 互聯性
若望邁恩強調說:「我們團體的目的是傳遞默禱的傳統。我們要傳遞或試圖傳遞的是認識到基督在我們心中居住。」他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了這種共融:「耶穌派遣了祂的聖神居住在我們內,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聖潔的殿堂。 :天主自己住在我們內……。然後我們便知道我們分享天主的本性。」...
3. 深層的內在祈禱
若望邁恩以及初期的基督徒們,強調深層而靜默的祈禱是進入我們自己的中心的途徑,在那裡我們與生活的基督接觸,並通過祂而「認識」天主。我們聽到亞歷山大的克來孟說:「當我們在靈魂的'『內室』中祈禱時,只懷有一個思想,以『嘆息太深,無法言語』來懇求天父,而祂在我們仍講話時就已經臨在。...
2. 根本的罪人或者本質是善的?
我們聽到這些話說明我們與神聖現實的本質聯繫,但是我們真的相信它們嗎?不幸的是,我們被自己根本上是有罪的觀點所帶大,天主與我們之間存在著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觀點同傳統初期基督徒對與天主的基本聯繫之觀點一起出現,僅在第四世紀的亞歷山大主教亞大納削(Athanasius),並...
1. 神聖現實
貝德.葛立費稱呼若望邁恩為「當今教會內最重要的靈修指導」。此讚譽不僅針對他對默禱的教導,還關係到其支持這種祈禱方式的核心神學。他的神學與公元4世紀時的基督徒沙漠教父和教母們,以及普遍的初期基督徒們產生共鳴。從很大程度上說,他可以完美的融入當時的隱修士們,尤其是若望·格世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