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 深層的內在祈禱

若望邁恩以及初期的基督徒們,強調深層而靜默的祈禱是進入我們自己的中心的途徑,在那裡我們與生活的基督接觸,並通過祂而「認識」天主。我們聽到亞歷山大的克來孟說:「當我們在靈魂的'『內室』中祈禱時,只懷有一個思想,以『嘆息太深,無法言語』來懇求天父,而祂在我們仍講話時就已經臨在。克來孟及其之後的奧力振(Origen)是亞歷山大市教理學校的校長,教授了所有有抱負的基督徒們,因此他們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他們所有的教導都是基於聖經。我們注意到以上對『一種思想』和內在性的強調,很大程度上是此聖經的信息:「至於你,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6)


靈修之路所要求的內在性也由普洛提諾(205 -270)提出,他重新詮釋了柏拉圖的教導,不僅對克來孟和奧力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隨後的整個基督宗教神秘傳統也是一樣:「我們絕對不能看,但必須如此閉上眼睛,將我們的視野交換成另一種。我們必須喚醒此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但卻很少人使用它……就是退入到你自己之內來看。」我們常常忘記基督宗教不是在與世隔離中開始,而是初期的基督徒們試圖通過他們現有的心態來理解基督的意義-由當時的知識和文化塑造的背景下:「基督宗教是一種歷史現象,其根源在猶太和希臘宗教中,這些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最早的宗教意識中。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聲稱的那樣,所有宗教不一定是同一個宗教,但它們無疑是緊密相連和相互聯繫的。」(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我們的身體並且我們的精神覺悟也在不斷發展。


後來我們聽到若望格世安(John Cassian,365-433年)將沙漠的教導編輯下來,用類似於普洛提諾的話解釋馬竇福音6:6:「當我們完全從每個思想和關心之事的嘈雜中抽離我們的心時,我們就是在內室祈禱,揭露我們的祈禱於隱秘的主,如此般親密。我們閉上門祈禱,不言不語,完全靜默,我們向尋心者而不是尋音者祈禱。」如你所知,格世安是若望邁恩的最初靈感來源。


進入天主臨在的意向和對祈禱的專注引致到覺悟,我們真正自己的意識覺悟。對物質世界的入神籠罩了我們的認知:我們就是我們所覺悟的。為了能夠「認識」天主,要以人類與神聖之間的深層聯繫為先決條件。當我們有共同點時,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認識」某事物。它的美麗之處在於,這種共性並不依賴於信念,它是可以被經驗到的。通過默禱我們意識到了與神聖的聯繫,從而意識到我們的本質善,這改變了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整體認知,於是也改變了我們的生命。這就是為什麼若望邁恩將默禱視為「一個解放的過程,我們必須在生命中釋放這些真理。」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0.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三部分)

現在,我們來到奧力振的旅程的最後階段,默觀天主。對天主願景的渴望是許多初期基督徒進入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沙漠的原因。他們希望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奉獻自己的生命,並遵循祂的引導將自己的存有方式從基於多重性而完全轉變為一種整體合一性。...

 
 
 
49.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繼續他對此旅程階段的探索: 因此,在「實踐」或「倫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之後,接近了「純潔的心」,我們可以藉天主的幫助和恩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艾瓦格略稱之為「自然的默觀」...

 
 
 
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