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 WCCM Hong Kong
- 2011年2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在《心靈之旅》中對此解釋如下:
「倫理」是第一階段,對應於使徒生活,即美德的獲得。其它兩個都是默觀的形式,但是奧力振區分了他所謂的「物理」,它意味著對大自然的默觀,在天主的創造中看到祂,在萬物中看到天主和在天主中看到萬物,而「光學」則意味著對天主的願景……
我們特別在四世紀末的一位埃及沙漠教父蓬圖斯的艾瓦格略 (Evagrius of Pontus),和七世紀的精修者馬克西姆斯 (Maximus the Confessor) 中發現了這種三重方案。
很明顯地,當我們仔細觀察奧力振或艾瓦格略或馬克西姆斯講述此三重方案的方式時,它不是一個階段相繼的議題,即一個階段要在下一階段開始之前結束。而是一個深化可能彼此重疊層次的議題,它們可能是同時發生的,而不是相繼發生。換句話說,你可能會從使徒生活前進到對大自然的默觀,但是你仍然必須為遵循一種倫理生活而奮鬥。你可能會走得很遠,並直接有對天主願景的經驗,然而你仍然會實踐在大自然中默觀天主。
「實踐」的起點,即「倫理」的使徒生活,特別是根據艾瓦格略所說的是「 心靈的轉化」。它的字面意義是思維的改變,即悔改。悔改不是一種內疚和自我憎恨的發作;悔改意味著改變你的思維,並以一種新的方式去看待自己,近人和天主。
這就是你開始使徒生活的起點;然後你尋求從罪惡行為中的淨化,清除邪惡的思想。在使徒生活的盡頭 - 這是艾瓦格略而不是奧力振提出的觀點-你達到了他所稱的「不動心」,它不代表冷漠。冷漠意味著無情,就是沒有情感的。從消極的意義上講,這是根除慾望;從積極的意義上講,就是對淨化和轉換了的慾望之肯定。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對誘惑免疫,因為我們預料直到塵世生活的終結時都將面對誘惑。
艾瓦格略將它與愛的品質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再貪求,我們開始能夠去愛。因此,「不動心」不是僅消極地根除罪惡的慾望,而且積極地藉由一種來自天主的新能量來替代我們混亂的本性衝動。所以,它就是靈魂的健康,整合與靈性自由。
聖若望格世安在西方世界用拉丁語呈現艾瓦格略的教導時,使用的是純潔的心(puritas cordis),來代替「不動心」(apatheia) 一詞。它極大的優點就是形式上的積極而不是消極,而且它還是依據聖經而來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