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5. 接納挑戰

獲得自我認識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文之光神父在《耶穌:內在之導師》中提醒我們:「即使與『師傅』如此親密-按聖奧斯定所言,比我們離自己更近- ​​自欺和幻覺的力量還是可能會壓倒一切。當我們與憤怒的驕傲,恐懼,傲慢,貪婪和無知的惡魔作鬥爭時,此道路常常消失在我們腳下。」這提醒了我們4世紀時基督徒沙漠教父艾瓦格略的教導。他和初期的所有基督徒教師們一起都非常留意「自我」的詭計。他視之為與「魔鬼」的一場鬥爭,來自我們受傷的「自我」的負面傾向。受傷的「自我」就像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決心要獲得他/她過去被拒絕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這是我們持續存在必不可少的一些生存需求- 愛、安全、尊敬、力量、控制和娛樂。如果我們認為這些需求中的任何一個(全部或部分)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將在一生中努力彌補此不足。文之光神父在上面的引用中提到了出於這種意圖的「魔鬼」。


艾瓦格略和他同時代的人視驅使我們成為「貪婪」和「驕傲」的為主要「魔鬼」,而所有其他「魔鬼」在邏輯上都跟隨這兩個。例如,為了生存而擁有足夠的正常和普通的可接納需求成為了一種巨大的驅動力。對占有事物和人的「貪婪」。從此驅動力而來的必然是對那些擁有我們所缺乏之人的「憤怒」(和嫉妒)。然後「驕傲」緊隨其後- 我們想要炫耀我們的財產和成就。不難看出,這些「魔鬼」不僅在四世紀而且在我們的時代都同樣猖狂。


所有這些都指出我們需要聽從靈修導師們的建議:留意自己的動機,從而了解你的「自我」。如果我們不接受自我認識是靈修道路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默禱很多年,但不會被它轉變。轉變是成為我們注定要成為的人,需要我們保持靜默,其使我們能夠對內在基督的召喚保持開放,祂向我們提供洞察,儘管它們也許是痛苦的。否則,我們在未來數年裡仍然會發現自己陷在同樣的幻想中。在這種情況下的誘惑是純粹將默禱當作消遣並停留在那兒,並閉上耳朵不聽來自內在幫助者的聲音。然後,默禱可以成為逃避我們問題的一種方式,並繼續壓制我們不願面對的本性的部分。當然,逃進夢想和虛幻的世界比面對真實的事物更令人愉快。但是,改變和轉變只有通過對親切提供的洞察而開放才會實現,並樂意承認和接納我們自己,過失以及一切。蘇格拉底的話是多麼真實:「未經檢驗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0.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三部分)

現在,我們來到奧力振的旅程的最後階段,默觀天主。對天主願景的渴望是許多初期基督徒進入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沙漠的原因。他們希望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奉獻自己的生命,並遵循祂的引導將自己的存有方式從基於多重性而完全轉變為一種整體合一性。...

 
 
 
49.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繼續他對此旅程階段的探索: 因此,在「實踐」或「倫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之後,接近了「純潔的心」,我們可以藉天主的幫助和恩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艾瓦格略稱之為「自然的默觀」...

 
 
 
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