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突破幻覺
- WCCM Hong Kong
- 2011年1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若望邁恩不斷地為我們指出,要超越「自我」的領域而到達「真我」的領域- 從幻覺到現實- 並將默禱視為做到這一點的本質方式:「默禱是一條突破從幻覺世界而進入現實純淨之光的路。他沒有像我所做的那樣提及『左腦”』和『右腦』的存有模式。但這並沒有減損他曾十分留意此意識的互補層面之事實。但是他所關心的不是用言語和觀念來捕捉它們,而是通過默禱的經驗來證明它們的存在。正如他在《沉入靜默》中所說的那樣:「通過棄絕自己(自我),我們進入靜默,並專注於對方(天主)。在此要揭示的真理是真我與祂的共融。在蘇菲詩裡:「我以心眼看到我的主,並說:『主,你是誰?』『你自己,』他回答說。」
在談論感知現實的「左腦」和「右腦」的方式時有一個危險。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將我們意識的這些不同層面外在化,如「物體」般與大腦的兩個半球相關聯(或如某些現代還原主義科學家思考是由其引起)。這導致我們內在存有的破碎,而不是朝向若望邁恩所指出的完整性。在強調經驗並鼓勵我們將理性化的「自我」 拋在腦後,他在幫助我們避免此陷阱。他非常清楚科學,哲學和神學教導我們的一件事是,我們有限的理性能力根本不可能理解「無限的現實」。沒有終極的正確答案;理論常常在詮釋時與先前有限的個人嘗試相抵觸並取代。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中引述了阿爾弗雷德·懷特黑德(Alfred Whitehead)的話說:「如果沒有對人類智慧的局限性擁有一種巨大的情緒,就不可能默禱時間和自然創造之旅的奧秘。」
毫無疑問,在人類之內有一種理解現實的強烈渴望。但是,我們的「自我」層面喜歡理論化現實;此外,對知識的尋求導致了一種感覺可以控制的錯覺。而且,在談論進入現實的「左腦」和「右腦」的方式時,我們決不能忘記我們對大腦的了解與對整個宇宙的了解一樣少。甚至大腦也有其「暗能量」。儘管腦部掃描能夠指出某些區域涉及了某些活動,但實際卻證明它的確與說我們的手是用來拿東西一樣認識短淺。那對我們的整個存有能說什麼呢?當涉及到意識本身時,我們甚至一無所知-這完全是個奧秘。但是經驗教導我們存有是有不同方式的。如果我們專注於「自我」及其生存問題,就會像愛因斯坦所表達的那樣被「我們分離的視覺幻想」所吸引。如果我們放下所有的思想和概念,只專注於我們的禱詞,「我們醒悟…………在存有中與所有的存有圓滿合一。」正如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中所描述的一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