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根本的罪人或者本質是善的?
- WCCM Hong Kong
- 2011年1月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聽到這些話說明我們與神聖現實的本質聯繫,但是我們真的相信它們嗎?不幸的是,我們被自己根本上是有罪的觀點所帶大,天主與我們之間存在著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觀點同傳統初期基督徒對與天主的基本聯繫之觀點一起出現,僅在第四世紀的亞歷山大主教亞大納削(Athanasius),並由聖奧斯定給出了最終的形式。以聖奧斯定的觀點來看,人類的救贖是預定的,只能靠著恩寵,其並不被視為是恢復人類本質天賜的自然善。此觀點不僅認為人類是有罪的,甚至所有的創造都是從根本上有缺陷的。然而,初期的基督徒們將受造物視為隱形之天主的顯示,是邁向天主願景的第一步:「至於那些遠離天主的人……天主使他們有可能接近對祂的認識,通過受造物為媒介來彰顯祂對他們的愛。」(艾瓦格略)
若望·邁恩(John Main)的觀點與初期基督徒的神學非常吻合,毫不奇怪的考慮到他的凱爾特人背景,凱爾特人基督宗教的觀點中神聖的肖象的觀念活生生地在我們每個人的深處,而創造的完美也從沒有失去。他遺憾地指出在這種奧斯定式的神學發展中,現代的男人和女人「已經失去了對其本質善,合理性和內在完整性的共同信念的支持。」他們失去了對「人類精神的潛能」的聚焦,卻面對著「人類生命的有限性」。
在若望·邁恩的神學中,天主是「我們存有的根源」,被強調的是我們的基本善而不是我們的罪過。以他的觀點:「真正重要知道的一點是,如果我們是罪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知道我們是),那麼我們的罪就不算什麼了。它們不能存在,因為它們完全被天主之愛的光芒所遮蓋了。」
我們的罪是我們的分裂:在基督所居住的中心和我們表面的自我之間。若望邁恩的觀點被早期的沙漠教父和教母們所分享,救恩來自通過留意受傷的「自我」的 淨化。默禱引致的深層靜默祈禱促進了此進程。然後「所有將我們與真正的自己,與他人以及與天主……分離的障礙都被廢除了」,這需要將所有思想和圖像都拋在腦後,因受傷的「自我」是由此而建立的,如此便超越了「自我」 。然後我們跟隨耶穌的命令:「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但是,如果一個人為我的緣故而喪失了自己,他將找到真正的自己。」當我們從「自我」轉變為真實自己的那一刻,犯罪的受傷的「自我」便被「純潔之愛的力量」所治癒了。因此,若望邁恩的本質教導集中在這種祈禱方式上就不足為奇了。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