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0. 跨信仰的對話交流

跨信仰的元素是尊重在所有宗教中的真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世界基督徒默禱團體精神特質的一部分,也從基督徒傳統的開始就一直是其重要元素之一。


在耶穌時代,埃及的亞歷山大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正如我在《心靈之旅》中有關亞歷山大·克來孟(Clement of Alexandria) 的第三章的引言中所提到的:「它是由亞歷山大大帝在幾個世紀前建立的,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國際化的城鎮,擁有一個與雅典抗衡的非基督徒學院,還有一個齊集當時人類所有智慧的奇妙圖書館和第一所重要的教義學院。」根據主教卡爾利斯托斯·韋爾(Bishop Kallistos Ware)的說法,「亞歷山大當時是羅馬帝國的首要知識中心,在哲學和靈修上比羅馬更有活力。」


促成因素之一是亞歷山大作為中國絲綢之路的終點。途經這條路的不僅是商人,還有希臘和猶太哲學家,佛教和尚以及其他宗教傳統的從業者。不可避免地,他們會在旅途中留意到彼此的宗教操練,也看到這些信念對個人行為和性格的影響,並且無疑會利用傍晚時間在篝火周圍進行對話,以認識和理解彼此。這些討論也在亞歷山大的集市以及學術和哲學中心進行,其中之一就是「教義學院」。


基督徒教會曾在亞歷山大蓬勃興盛。在那裡的最初幾個世紀中確實沒有任何迫害,因為從貿易的角度來說亞歷山大對羅馬來說太重要了。代替分散的家庭教會,那裡已經有專門建造的敬拜場所。在這種講究的環境下,建立一所正派的教義學院似乎是合適的。但是,對望教徒的教導- 那些想受洗成為基督徒信仰的人- 並不僅僅狹窄的局限於基督教信仰,而是在反對一種當時希臘普遍流行的哲學和科學教育的背景下進行的,並與不同文化混合在一起的學生對話交流。基督宗教在亞歷山大需要以一種使希臘教育界覺得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由於在亞歷山大居住的猶太人多於耶路撒冷,猶太哲學家和耶穌的同代人菲洛(Philo) 已經通過在希臘和猶太哲學之間進行對話而做好了準備。


此猶太,希臘和基督宗教哲學之間的對話結果,非常明顯的是來自初期教父們,教義學院的亞歷山大·克來孟以及他的繼任者奧力振(Origen) 的教導。從我們的角度看來同樣重要的是,他們的教導都根植於個人的神秘經驗。之後,這將由第4世紀的沙漠教父艾瓦格略(Evagrius)總結為:」祈禱的人就是一位神學家,而神學家就是一位祈禱的人。 」


重要的是要記住對話交流不是一個去模仿的邀請。埃利奧特(T.S. Eliot)經常在他的詩歌《四重奏》中引用其他神秘主義者的話,他在《當代詩歌反思》中說:


「我們不模仿,我們被改變了;我們的作為是被改變的那人的作為;我們沒有借貸,我們已經加快步伐,我們成為了傳統的傳承者。」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0.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三部分)

現在,我們來到奧力振的旅程的最後階段,默觀天主。對天主願景的渴望是許多初期基督徒進入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沙漠的原因。他們希望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奉獻自己的生命,並遵循祂的引導將自己的存有方式從基於多重性而完全轉變為一種整體合一性。...

 
 
 
49.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繼續他對此旅程階段的探索: 因此,在「實踐」或「倫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之後,接近了「純潔的心」,我們可以藉天主的幫助和恩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艾瓦格略稱之為「自然的默觀」...

 
 
 
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