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基本人類狀況
- WCCM Hong Kong
- 2011年1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天國中處於天主臨在的狀態是一種天生的人類能力。每個人都可以穿越專注力和信念的窄門- 信念是人類與神聖現實之間存在的基本聯繫。
初期的教父們毫不懷疑所有人與神聖合一的可能性,無論你以為自己是誰:「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祂是所有人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正義或不正義的、虔誠或不虔誠的、由激情中釋放或陷入其中的、隱修士或俗士、受教育的或文盲、健康和有病的、年輕人以及老年人的救恩。祂就像是對每個人都一樣地傾瀉的光,太陽的一瞥或天氣的變化。」(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
其原因可以在他們的神學中找到。希臘哲學家們,尤其是柏拉圖,是第一個構想出我們與神聖有共同本質觀點的人。他們稱其為「心靈」,是純粹的理性智力,與理性智力截然不同。在我們內擁有相似神聖的東西可以使我們認識神聖,正如早期思想中普遍的觀點是只有「相似者知其實」。我們的日常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可能條件是必須要有相似之處;只有當我們與另一個人有實質性的共通時,我們才能真正與他們聯繫起來,才能成為心靈合一。
初期教父亞歷山大城的克來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看到了「心靈」的概念與創世記中表達的以「天主的肖像」創造的之間的對應關係。跟隨他的奧力振(Origen),卡帕多西亞的教父們,艾瓦格略(Evagrius)甚至後來的艾克哈大師(Meister Eckhart)都視此「天主的肖像」為永恆和原始的與天主之同在。要進入這種更高的現實層面,我們需要由默禱所引致的默觀祈禱。 「神聖原則確實存在於每個存有中,但並不是每個存有都存在於祂內。如果我們以非常聖潔的祈禱和平靜的心呼喚祂,我們將會居住在祂內。」(狄奧尼修斯法官)
我們都知道進入靜默之路並不容易,但我們不孤單,正如四世紀沙漠教父艾瓦格略(Evagrius)指出的那樣:「聖神對我們的軟弱懷有同情,儘管我們不純潔,祂卻經常來探望我們。如果祂發現我們的心神是出於對真理的熱愛而向祂祈禱,那麼祂就會降在它上面,並驅散那些困擾它的全部的思想和推理。」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恆,而這樣做,賜予生命之神的基督將幫助我們獲得「人類意識的偉大力量……它超越其心理活動和其偉大思想的能力, 而後成為精神。」(文之光神父)其結果是,正如艾瓦格略所說:「如果你以一切真理祈禱,你就會在一種深刻的信心之上。然後天使們將與你同行,並啟發你關於創造物的意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