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0. 基本人類狀況

在天國中處於天主臨在的狀態是一種天生的人類能力。每個人都可以穿越專注力和信念的窄門- 信念是人類與神聖現實之間存在的基本聯繫。


初期的教父們毫不懷疑所有人與神聖合一的可能性,無論你以為自己是誰:「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祂是所有人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正義或不正義的、虔誠或不虔誠的、由激情中釋放或陷入其中的、隱修士或俗士、受教育的或文盲、健康和有病的、年輕人以及老年人的救恩。祂就像是對每個人都一樣地傾瀉的光,太陽的一瞥或天氣的變化。」(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


其原因可以在他們的神學中找到。希臘哲學家們,尤其是柏拉圖,是第一個構想出我們與神聖有共同本質觀點的人。他們稱其為「心靈」,是純粹的理性智力,與理性智力截然不同。在我們內擁有相似神聖的東西可以使我們認識神聖,正如早期思想中普遍的觀點是只有「相似者知其實」。我們的日常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可能條件是必須要有相似之處;只有當我們與另一個人有實質性的共通時,我們才能真正與他們聯繫起來,才能成為心靈合一。


初期教父亞歷山大城的克來孟(Clement of Alexandria)看到了「心靈」的概念與創世記中表達的以「天主的肖像」創造的之間的對應關係。跟隨他的奧力振(Origen),卡帕多西亞的教父們,艾瓦格略(Evagrius)甚至後來的艾克哈大師(Meister Eckhart)都視此「天主的肖像」為永恆和原始的與天主之同在。要進入這種更高的現實層面,我們需要由默禱所引致的默觀祈禱。 「神聖原則確實存在於每個存有中,但並不是每個存有都存在於祂內。如果我們以非常聖潔的祈禱和平靜的心呼喚祂,我們將會居住在祂內。」(狄奧尼修斯法官)


我們都知道進入靜默之路並不容易,但我們不孤單,正如四世紀沙漠教父艾瓦格略(Evagrius)指出的那樣:「聖神對我們的軟弱懷有同情,儘管我們不純潔,祂卻經常來探望我們。如果祂發現我們的心神是出於對真理的熱愛而向祂祈禱,那麼祂就會降在它上面,並驅散那些困擾它的全部的思想和推理。」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恆,而這樣做,賜予生命之神的基督將幫助我們獲得「人類意識的偉大力量……它超越其心理活動和其偉大思想的能力, 而後成為精神。」(文之光神父)其結果是,正如艾瓦格略所說:「如果你以一切真理祈禱,你就會在一種深刻的信心之上。然後天使們將與你同行,並啟發你關於創造物的意義。」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0.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三部分)

現在,我們來到奧力振的旅程的最後階段,默觀天主。對天主願景的渴望是許多初期基督徒進入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沙漠的原因。他們希望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奉獻自己的生命,並遵循祂的引導將自己的存有方式從基於多重性而完全轉變為一種整體合一性。...

 
 
 
49.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二部分)

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istos Ware) 繼續他對此旅程階段的探索: 因此,在「實踐」或「倫理」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之後,接近了「純潔的心」,我們可以藉天主的幫助和恩典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艾瓦格略稱之為「自然的默觀」...

 
 
 
48. 奧力振和旅程的階段(第一部分)

我們看到奧力振(Origen) 如何將我們的兩種存有方式,就是使徒和默觀與瑪利亞和瑪爾大聯繫起來,但後來他對此進行了精煉,並區分了三個階段,他稱之為「倫理」,「物理」和「光學」。卡利斯托斯瓦雷主教 (Bishop Kallistos Ware)...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