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成为完整的
- WCCM Hong Kong
- Jan 13, 2011
- 2 min read
若望迈恩(John Main)在其著作中自始至终都强调亲身经历静默的重要性,在此我们由忠实的重复短诵所带领。这要求我们要通过思想和图象的阶层,「思维的混乱喧嚣因对琐事和分心的过多暴露而遭受破坏」。我们甚至需要勇气面对个人潜意识的第一个层面,在此自我已经沉积了过去不适合表达的所有情绪,因它们与我们被接纳,被爱和被尊敬的生存需求相对抗:「一个被压抑的恐惧和焦虑的意识更黑暗面」。
尽管我们经常可能会因默祷的静默一段时间后,所出现的眼泪,愤怒和兴奋的感觉而尴尬或困惑,但它们从潜意识中释放出来是一种治愈。潜意识需要很多精力来保持各种被压抑的情绪,并且它们很多已经在那里很久了。因此,当我们接受它们的出现并承认它们是过去的正当反应时,我们常常会感觉良好。但现在是现在,过去是过去。这些洞察是内在于我们的基督所赐的一份礼物和恩宠。默祷的经验证实我们的信念, 就是我们不是孤单地通往我们的「存有之源」的内在旅程。重复的诵念短诵提醒我们,并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在我们内的耶稣之临在。若望迈恩在《归真返朴》中强调在默祷的道路上,「我们的指导者是耶稣,一位彻底实现的并向天主完全开放的人。」就是耶稣,此治愈者,祂帮助我们面对并接受在灵修道路上任何阻碍进步的障碍,从而治愈形成「阴影」的我们的伤痕。此名称是由20世纪瑞士精神病医生荣格对我们存有的受伤层面所给予的,它们是因调节和生存需要而导致的压抑。 「阴影」是我们生命的所有部分,拥有正面和负面的特性,是我们早期的环境所不赞成的。当只有好的特性临在时,成为完整并不意味着成为「完美」的。它意味着要接受我们存有的消极和积极的全部层面。它意味着要接受我们的焦躁如接受慷慨一般。
这就是为什么默祷之旅是一条转化之路。我们从破碎被引致到完整,再到丰盛的生命。正如若望迈恩在《归真返朴》中所说:「当我们接近我们存有的中心时,我们进入内心,我们会发现我们受到那位指导者的问候,被那位带领我们的所迎接。我们被那位召叫我们每一位进入个人存有之完全的那位所欢迎。」尽管我们全都处于破碎之中,但对神圣的被爱和被接受的真理之惊鸿一瞥,虽短暂但经历了就不会忘记;它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命,使我们能够回应那份「邀请,我们的命运……安置我们的生命于与神圣能量的完全共融中。」(若望迈恩《不知之道》) 然后,我们在世界上的生命的存有方式是建立在爱和宽恕上,我们不再出于破碎而行动。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