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扎根于一种传统的重要性
- WCCM Hong Kong
- Feb 1, 2011
- 2 min read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就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和智慧传统的教导都可以通过教师以书本形式,或以互联网提供给所有人。这使我们的意识向一种更宽广的人类灵性开放。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许多一致性;实际上,在它们各自传统的中心有一个共同的核心。 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tz),以及后来20世纪的奥尔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都将其归为永恒哲学。因此,文学或其他传统教师们的话语中的许多元素都会与我们产生共鸣。这可能有两个作用:它可以加深和丰富我们对自己传统的理解,但它同时也带来使我们成为灵性的蝴蝶,就是从许多不同来源吸取花蜜,却无法真正融会贯通许多丰富的观点以滋润我们的灵性生命之危险。
达赖喇嘛尊者在菩提伽耶举行的一次大型聚会上强调说,其時文之光神父和我们团体中的一些人参加了与之进行的「和平之道」宗教间对话的整个规划的一部分,回归自己的根源是很重要的,正如所有宗教传统都分享此相同的核心真理。为了阐明这一点,他邀请了文之光神父与他分享这个平台,以举例说明这个真理也存在于基督宗教中。从那以后,他经常在许多国际演讲中提出同样的观点。尽管我们可能会拒绝我们父母宗教的信仰结构,但我们仍然受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而成长起来。此外,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操练深沉的默观祈祷来发现我们宗教中的共同灵性真理。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解释了此祈祷方式:如「一种静默与自我超越的方式,一种关系与独处的方式,一种无需文字的阅读方式,无需思考的认知方式。」自我的超越不依赖于信仰结构,而是依赖于信德。这种亲切的信德使我们能够摆脱自我意识,并在我们的实例中与基督的意识联系起来,因为「在基督宗教信仰中,默祷是与基督心灵的一种加深的相遇。」第一个关于祈祷的陈述方法将适用于所有不同的默祷方式,但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信德要素会有所不同。我们与我们在基督内的真实自我联系起来,而佛教徒将与他/她的佛陀联系起来。
文之光神父在他对信仰经验的探索「初见」中引用若望迈恩的话说,默祷是一条「信德之路」,因为「我们必须在他者出现之前就抛开自己,也没有他者一定出现的先入为主的担保。」 (沉入静默) 我们对基督的信德在於相信衪那里引导我们,并使我们冒险进入我们更宽广的意识的静默。没有与基督的关系或者一位像佛陀一样开悟的存有,我们可能会进入静默,但也许会在我们潜意识里所隐含的危险中漂泊无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