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
每週教導 - 第五年度
52 多默福音和自我認識
多默福音強調要按照現實的原樣來看待它,我們需要放下「自我」未經淨化的一面,錯亂的驅動力/欲望,它是我們的生存需求,培養和環境的產物。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虛假形象,我們的「人物角色」,「自我」面具和「外衣」:他的追隨者說,「你何時會顯現給我們,我們何時才會看到你呢?」耶...
51 多默福音-努力與恩寵
多默福音始於這句話:「他說:凡是發現這些言論的詮釋的人都不會經歷死亡。」 多默清晰地看到耶穌通過鼓勵我們努力理解並按照衪的教導行事,從而將我們得到救恩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上。真理的發現在於我們的努力與衪話語中所帶來的恩寵相結合。因此,福音中的重點是個人努力和個人責任,藉恩寵的...
50 多默福音中的獨特資訊
我曾在多次的場合中提到,對默禱訓練的忠誠不懈會引致我們的現實觀的完全轉變,並將以後的行為相應地從以自我為中心改變為以他人為中心。 在所有的福音中,多默福音聚焦於這種轉變。它最初被認為是一部「諾斯底派」gnostic 福音,正如它被包括在1945年於埃及發現的Nag...
49 祈禱是心的藝術行動
狐狸對小王子談到愛和生命時說道:「這是我的秘密,一個非常簡單的秘密。只有用心才能看的清楚;本質的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聖埃克蘇佩里安東尼(1900-1944年)《小王子》) 我們發現這位法國著名作家對心的強調,被基督徒神秘主義者們在數千年中反復的重複,但即使在日常用語中,...
48 默禱和生命的意義
我們共同探討了笛卡爾 (Cartesian) 二元論在思想與物質之間的影響,使人類只能成為按照神律運行的宇宙之純粹觀察者。牛頓增加了機械式宇宙的概念。由此產生以下的思想 - 天主已經完成了在這裡需要做的事,並轉至宇宙的另一部份。...
47 專注於當下及默禱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我們聽到艾克哈大師說:每個想要對最高真理敏感的人……都必須……既不知道「以前」也不知道「以後」,不受成就的妨礙,不受他們所曾理解的任何概念的影響,只要天真和自由……只有當下。看! 在Shanida Nataraja博士的第二版《幸福的大腦》的默禱者與神經學家之間的對話中,她...
46 意向和持續的專注力
我們已經在每週教導的前幾集中探究了Shanida Nataraja博士對默禱時大腦中所發生情況的描述。讓我為最近剛加入我們的人們簡短地介紹一下。研究證明我們大腦的兩個半球具有互補的功能。大腦的正面-額葉前皮層-左側主要處理在思想和語言表達出的理性,邏輯和推理思維(但也沉迷於...
45 天主在靜默和當下中
有時侯當我們到達內心的寧靜,儘管疾馳而過,我們卻藉著平安與愛的感覺意識到天主的臨在。我們將拋下所有的思想,它們使我們與過去和未來捆綁在一起,而是達至當下,即此刻。正如艾克哈大師所言:「每個想要對最高真理敏感的人……都必須……既不知道'『以前』也不知道『以後』,不受成就的妨礙...
44 外在和內在的靜默
在之前的兩次每週教導中,我們探索了使呼吸,身體以及思維達到內在靜默的方法。為了説明此一進程,最好是保持外在的靜默。但這可能並不容易實現,因為靜默-在我們生活的當今世界中-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可以是一種難以找到的品質:我們總體上總是被外界的噪音所包圍。其結果之一是我們已經習慣於...
43 使身體平靜下來
有時,當你壓力很大時,你可能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觀察呼吸。這是一個在默禱之前放鬆身體的簡單而簡短的練習。 將你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頭皮上,它是我們的壓力的主要載體;聚精會神的感受你的頭皮。你也許想要移動眉毛或耳朵來意識到自己確實有頭皮。將你所有的意識集中在那裡。感覺怎麼樣?你有什麼...
42 平靜呼吸
上周,我們研究了呼吸在放鬆身心方面的重要性,及其與精神的聯繫。我喜歡帶你進行一個簡單而有益的溫和呼吸練習。 讓我們專注於呼吸。讓我們真正瞭解一下我們的呼吸。將注意力放在鼻孔進入的呼吸上。吸入時感覺涼爽,呼出時感覺溫暖:只關注我們的鼻孔。感受空氣穿過鼻孔的毛髮。不要改變你的呼...
41 呼吸
呼吸-生命的禮物。只有當我們由於某種原因或其他呼吸困難時,我們才真正感激這個通常認為理所當然的禮物。在阿拉美語(耶穌所說的語言),希伯來語,希臘語和拉丁語中, rucha,ruach,pneuma和spiritus一詞被用來表示呼吸,風和精神。在創世紀第一章中,我們讀到「一...
40 專注與超脫
默禱必不可少的主要特質是「專注」與「超脫」。它們看起來像是相反的,但實際上卻是互補的。我們需要知道何時「關心與不關心」。 (TS艾略特–聖週三)。我們需要關懷和忠信地專注於我們的短誦,且暫時將我們的思想和在意之事拋諸腦後。...
39 默禱適合所有人嗎?
人們經常問這個問題,默禱是否適合所有人。我們需要以阿伯特·查普曼 (Abbot Chapman) 為指導,他說:「盡你所能的祈禱,而不是以你所不能的。」 有不同且同等有效接近神聖的途徑。「九型人格」強調不同個性的人需要特定的環境來祈禱,並且與最適宜的特定祈禱方式相關。默禱只...
38 聖經依據
這個問題經常被問到,在《聖經》中什麼地方提到默禱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祈禱方式呢?西元4世紀的基督徒沙漠教父教母們的生活和祈禱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耶穌的教導,他們在其語錄中表達了默禱的價值和有效性,正如若望邁恩在若望格世安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會談》第九和第十章中所發現的。但是,聖...
37 藉著恩寵的轉變
很久以前我讀了一篇辛西婭·布林喬 (Cynthia Bourgeault) 的文章,她分享了對於耶穌作為賦予生命者的理解。她闡述了在原文阿拉美語 – 耶穌所講的語言中,沒有救恩一詞。我們所翻譯的救恩一詞之實際含義是理解為「生命的賜予」,而得救就是「復生」。我們在若望福音的序...
36 真正的合一
我們團體中每次默禱講習會都以若望邁恩的禱詞開始: 天父, 求袮開啟我們的心靈, 達致袮聖子靜寂的臨在, 引領我們走進那屬於奧秘的靜寂 - 在那裡, 袮的愛情彰顯給凡是呼求「MA-RA-NA-THA 主請來」的人。 這個禱詞帶出了我們做默禱並進入深度祈禱的理由。正是這種生活在...
35 長青哲學
潛在于默禱成義之下的是長青哲學的信條,它是世界上所有偉大宗教和哲學的共同核心。我們甚至在早期宗教的嬰兒期中也發現了它。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 (Leibnitz) 創造了這個短語,而阿爾多斯·赫黎 (Aldous Huxley) 在其《長青哲學》(The Perennial...
34 超越「自我」意識
佛洛德 (Freud)(神經學家)用機械論和神經化學的術語來看待人類心理學,而榮格 (C.G. Jung) 在《尋找靈魂的現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 一書中寫道:「在我所有處於下半生的患者中,也就是說,在35歲以上的人們,沒有一...
33 關係中的合一
看到科學家和神學家們在某些態度方面的融合是很有趣的。也許有人會說,與當今的神學家們相比,在科學家們之中具有更多的神秘主義者嗎?探索量子引力的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 (Carlo Rovelli) 堅決地反宗教,且絕對不會將自己視為神秘主義者,他在其《現實》一書中以謙卑的態...
32 改變中的世界觀
儘管笛卡爾視洞察力為神聖的靈感啟發,但在其之後的四個世紀中,任何基於主觀或超人經驗的東西都被忽略為不科學,因它們無法被科學研究或數學方程式所證明。 隨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出現,一個關於宇宙的思考新紀元誕生了。我們引用他的話說:「直覺思維是一份神聖的禮物,而理性思維是一位忠信...
31 舊世界觀
在研究了若望邁恩真正的基督徒根源教導,以及他與神秘主義者們之間的一致性之後,我願意進一步探索默禱的實際操練,以及在這條道路上幫助或阻礙我們的東西。 在我們開始此探索之旅之前,最好先評估一下我們現今所處的位置。總是阻礙我們進入此靈性道路的是我們時代盛行的世界觀,它塑造了我們的...
30 轉變是默禱的本質
我們在沙漠教父教母們,《不知之雲》,埃克哈大師和若望邁恩的教導之間所看到的一個最重要的一致性, 就是他們對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和圖像之強調,以便我們能夠獲得在基督內的真實本性。這種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遠遠超出自己所想像的覺悟來自恩寵的啟示。埃克哈大師稱此時刻為『基督在靈魂中的...
29 埃克哈和天主的黑暗
埃克哈大師與《不知之雲》的的教導有很多共同之處。兩者都強調了對天主的不可知性,以及必須以謙卑的態度接納我們的無知,並輕鬆忠實地存留在黑暗中:「讓自己進入這種黑暗和無知中。」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兩者都如何受到了偽狄奧尼修斯的影響,他談論天主為「隱藏在超越光明之外的黑暗中」。...
28 埃克哈大師與超脫
要瞭解埃克哈大師對「超脫」的強調,重要的是牢記他區分了我們所探索的兩種不同存有方式。他首先談到「個人存有」,他強調這種存有是非永久的且會發生變化;我們現在將其稱為「自我」,即表面的自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有我們的「真實存有」,就是我們自己的觀念,因為它在創造之前已經存在于...
27 埃克哈大師和我們的神聖中心
我們在《雲》中聽到,我們需要做的是「以柔和活潑的愛祈禱,渴望衪自身而不是衪的禮物」。在埃克哈大師的德語講道中,我們確切找到了放下對「衪的禮物」之渴望的相同建議:「只要我們是為了去天堂而完成某些工作,我們就是在錯誤的軌道上……有些人想要用眼睛像看到母牛一樣看見天主,並愛衪像愛...
26 埃克哈大師
埃克哈大師 (Meister Eckhart) 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靈修指導之一。幾個世紀以來,由於他的一些思想被認為是異端,因而其教導被人們所遺忘,這是他直到我們時代一直背負的汙名。一些知名人士在1980年代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正式發佈一則正統信仰的官方聲明,並廢除對他教...
25 不知之雲與愛
若望邁恩和《雲》的作者在強調愛的卓越上跟隨對觀福音中耶穌的教導:「你要全心,全靈,全力,全意的愛上主,你的天主。」 只有愛會引領我們達致神聖臨在。《雲》以如下方式表達道:「人類和天使之理性受造物們具有兩個主要能力,即認知和愛。沒有人可以用知識完全理解自有的天主,但是每個人都...
24 不知之雲
《不知之雲》的全名是: 「一本關於默觀的書叫做《不知之雲》,它是關於一片在其中可與天主合一的雲。」因此,它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地傳達了這一資訊,這是一個引領我們覺悟到內在神聖的實用指南,超越思想和圖像,即基督的意識,即我們與天主的聯繫。...
23 十四世紀的神秘祈禱
我們已經看過了第三至四世紀時期神秘祈禱的盛行,它與若望邁恩產生了共鳴,並引導他達致默禱的基督徒形式,即否定式的祈禱。格世安,艾瓦格略以及奧力振派的隱修士們意識到神聖不能被理性地理解,或用言語表達 - 因此他們的祈禱方式被稱為「否定式」 –...
22 默禱與團體
在前幾星期的每週教導中,我們已經研究過沙漠教父教母們的教導對若望邁恩的影響,尤其是艾瓦格略,若望格世安,凱爾特人靈修,聖篤以及聖保祿的著作。 若望邁恩強調了單獨修練默禱的危險,因此,我現在想強調若望邁恩教導中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即在小組中進行默禱的重要性。文之光指出:「若望邁...
21 心靈的內在皈依
我們已經討論過本篤會的皈依誓願,因為它指出了靈性道路的實質–它是由於我們對日常現實觀察方式的改變,以及對嵌入其內在深層現實的覺醒在我們內的改變。但我最近重新閱讀了若望邁恩對於《在覺醒中的皈依》(Conversion in Awakening) 的解釋,謹與你們分享。...
20 聖本篤會規
我們可以理解若望邁恩的喜悅,他不僅發現了用「公式」祈禱的方法,並且格世安和艾瓦格略著作中的神學與其所產生的共鳴。由於他的凱爾特人背景,故此其地基已經為他們的神學準備妥當。也許這正是當他決定成為一名隱修士時,對本篤會感到歸家的原因。聖本篤認為他的「小會規僅僅是個開始」,並推薦...
19 混亂時期的教會
當我們在之前的每週教導中談論格世安與奧斯定之間的辯論時,我們需要記住他們兩者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格世安捍衛自己的隱修士和隱修女們的生活方式 - 即我們的默禱/祈禱方式-而奧斯定(354-430)則專注於教會的生存。他們兩位都生活在公元4/5世紀的初期基督宗教歷史階段,當...
18 聖保祿和奧力振關於靈性感官
我們看到聖保祿的異象經驗如何與奧力振,及其他初期基督徒教師們產生對話。奧力振自己的神秘經驗與他精細的聖言誦讀聯繫在一起,在其內,他遇到了復活的基督。在他對《雅歌》的註釋中,他認為這是一本描述神秘默觀的書,他提出了一種靈性感官學說,無疑是基於他自己的經驗,但可能也受到了聖保祿...
17 聖保祿的影響力
聖保祿對沙漠隱士們的影響力是不能被低估的。他對他們來說是那位「宗徒」。這種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由聖瑪爾谷所解釋,他曾是伯多祿和保祿的門徒,之後來到亞歷山大,甚至在那裡成為了主教。但是,我們絕不能低估聖保祿的書信之影響-它們寫成於福音出現前的幾十年(約公元50-57年)之間,對「...
16 謹慎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格世安在《會談》各章中交替闡述了祈禱與分辨。分辨靈性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我們試圖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並以此希望能夠聆聽受到神聖啟發的直覺內在聲音。但是,當然難點在於辨別這些思想或異像是否真的來自聖神或來自「自我」的錯覺。...
15 道德自由和恩寵
格世安跟隨艾瓦格略的腳步,強調道德自由,個人責任以及恩寵的運作。這與聖奧斯定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聖奧斯定認為只有恩寵為獲得救恩是必須的。聖奧斯定同意亞大納削 (Athanasius) 的觀點。他接受了天主與創造界之間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之神學觀點。因此,這與格世安所屬...
14 據格世安所言的祈禱
若望邁恩在若望格世安的《會談》之第9/10章中關於祈禱之處,發現及證實了其默禱方式。格世安帶出了沙漠隱士們對堅持重複一個特定短語以援助「持續祈禱」:「每個渴望不斷察覺天主的隱修士都應該養成在其心中持續默禱[此公式]的習慣,在驅趕出各種思想之後,因為他將無法通過除了擺脫所有身...
13 獨處還是在團體中?
若望格世安比艾瓦格略年輕一代,他在沙漠教父教母中最尊敬艾瓦格略。但是,從他的《會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不僅曾請教過艾瓦格略,而且還至少請教過其他的15位院長,並將他們的教導成為自己的。然而,他為其大多數觀點而對艾瓦格略表示感謝。格世安基本上擴大了艾瓦格略短句中所表達的思想;...
12 奧力振派隱修士艾瓦格略
艾瓦格略是沙漠教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其對若望格世安的影響最大。我已經多次引用他的話;讓我告訴你一些關於他的故事。他於公元346年出生在黑海(蓬圖斯)海岸的伊博拉。 他的父親是一位鄉下主教。附近是聖巴西略的家庭住宅,他的弟弟聖額我略尼撒和他們的妹妹邁瑞娜。他們兩兄弟及其密...
11. 真正的超脱
在其後幾個世紀的沙漠隱士們的神秘主義祈禱興盛時期中,他們的生活方式的基本規則被概括為神貧,貞潔和服從此三個緊密聯繫的美德。 我們已經討論過服從的重要性,並且發現它的使用範圍比我們通常解釋的要寬廣得多,其真正含義是專心聆聽。其它兩種美德也不應受制於狹窄和字面的詮釋。神貧的美德...
10. 靜默,獨處和不斷祈禱的重要性
初期基督徒神秘主義確實是一種在殘酷和毫不妥協,但又令人難以忘懷的美麗沙漠之環境中成長的,它具有深厚的靜默和獨處。隱士們通過退居至沙漠而達到一種外在的靜默和獨處狀態,但要在他們的生活和祈禱中達到類似的內在狀態,則要困難得多,正如我們從自己的默禱經驗中所認識到的。放下我們自己的...
9. 服從,皈依和穩定
隱士們生活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強烈渴望遵循耶穌的生活方式和教導,並從而進入「天國」,即生活在神聖臨在中。他們從祂的榜樣中得知,只有通過深刻的內在靜默祈禱才能達到此目的。為了使之成為可能,他們必須放棄所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就是他們所說的「淨化他們的激情」,以便達致「純潔...
8. 日常生活和祈禱
「典型的沙漠隱修士會居住在一個石頭小屋中,上面覆蓋著來自附近綠洲的樹枝。裡面是一張蘆葦墊的床和一罐水,其中浸泡著棕櫚葉以製成墊子和編織繩,晚上會用一張羊皮以抵抗寒冷,還有少量幹豌豆或小扁豆……可食用的植物,胡椒粉和刺山柑。」 (德瓦斯奇帝《沙漠之城》)(Derwas...
7. 神秘傳統在沙漠中興盛的開端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君士坦丁大帝在313至325年間使基督宗教成為國教的結果是許多基督徒隱退至沙漠,去恢復一個更純淨和更簡單的方式來跟隨耶穌。另外,亞歷山大的主教亞大納削(Athanasius, Bishop of Alexandria...
6. 找到回來的路
在《沙漠語錄》中有一則故事:「一位在塞斯特的兄弟犯下了一條嚴重的罪行。長老們舉行了一個會議並請梅瑟院長加入他們。但是,他拒絕前來。長老們給他發送了一條消息,內容如下:『請來,我們在等你。』於是,他站起身來,開始了旅程,同時提著一個有洞的舊籃子。他用沙子裝滿籃子並在身後牽引著...
5. 靈性友誼
為了能夠十分「純粹」地行動,我們需要察覺到那些阻礙我們的因素。但是,我們在此奮鬥中並不孤單:我們內在的神聖藉著釋放來引導並治愈我們,從而也漸漸地治愈我們的記憶及其相關的傷口 - 純粹是通過將它們帶入我們的覺察中。我們通過默禱敞開心懷, 帶領我們進入深度祈禱之靜默。...
4. 不要判斷
耶穌和沙漠教父教母們的其中一項重要教導是堅持不去判斷別人。在聖經的許多段落中,耶穌都建議我們不要去判斷。你一定會記得瑪竇福音7:1-5中關於「你兄弟眼中的木屑和自己眼中的大樑」之段落,還有其它我可以引用的段落 - 我相信總共有37段之多。我們看到了聖瑪爾谷如何將聖伯多祿和聖...
3. 回到起點
描述過「山頂」之後,現在是時候回到集市當中了。 讓我們重溫一下, 若望邁恩在他的著作中講述沙漠教父教母們如何啟發了他。 在第4世紀,許多基督徒移至埃及沙漠,目的是要在那裡度一種真正虔誠的基督徒生活。這主要是對基督宗教發現自己成為國教之後的情形的一種反應。當君士坦丁在梅爾維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