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奧力振派隱修士艾瓦格略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1月1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艾瓦格略是沙漠教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其對若望格世安的影響最大。我已經多次引用他的話;讓我告訴你一些關於他的故事。他於公元346年出生在黑海(蓬圖斯)海岸的伊博拉。
他的父親是一位鄉下主教。附近是聖巴西略的家庭住宅,他的弟弟聖額我略尼撒和他們的妹妹邁瑞娜。他們兩兄弟及其密友額我略納齊盎被稱為卡帕多西亞教父。因此,艾瓦格略從小就受到此三人的影響。他隨隨便便的成為了一名隱修士,但卻被君士坦丁堡刺激的知性生活所吸引。聖巴西略任命他為一名讀經員,當後者去世後,額我略納齊盎任命他為執事。艾瓦格略長得帥氣,富有教養,又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他為了教會事業而蓄勢待發。然而,他熱情地愛上了一位已婚的羅馬女士。在夢中,他發誓要離開君士坦丁堡,獻身於靈性生活。儘管誓言是在夢中,但他還是按照它行事,旅行至耶路撒冷,在那裡遇到了他的朋友梅拉尼亞和魯菲努斯,他們在那裡有一些團體。他們如卡帕多西亞教父們一樣深受奧力振的影響。艾瓦格略很快便忘記了他的誓言,立刻返回了他過去的世俗習慣。但是他染上了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使得梅拉尼亞認為這是他沒有信守誓言而造成的。此洞察奇蹟般地治癒了他,他大約於383年隱退至埃及沙漠。
他加入的奧力振派隱修士團體,最初是由埃莫尼烏斯帕容特斯(Ammonius Parotes) 所領導的,但是他們對艾瓦格略的才能和經驗的欽佩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他們不久就都接受了他作為其院長。在那住了兩年後,他決定加入住在小室中的一些更加嚴厲的隱修士們,並在那裡成為了偉大的科普特隱修士瑪卡留斯(Macarius the Great),以及非常嚴厲的亞歷山大瑪卡留斯(Macarius the Alexandrian) 的門徒。因此,他又成為了一座橋樑-首先是我們所看到的神學與默觀之間的橋樑,其次是奧力振派隱修士與科普特隱修士之間的橋樑。他在其著作中結合了兩個群體的智慧。他在小室定居之後,就不再有在教會中興起的野心;他拒絕成為主教,並在那裡住了14年,直到399年去世。
由於這兩個群體的智慧都是基於深度的默觀祈禱,因此他們從內心說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從表面上看,他們在神學上存在著本質的差異。科普特隱修士們強調純正信仰,並堅持對聖經進行「文字上」和不加反省的解釋。奧力振派隱修士們也感到純正信仰非常重要,但認為應該伴隨著更深入的祈禱,從而通過經驗獲得對天主的直覺認識。對他們而言,靈修和默觀性力量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們對聖經的態度也不同。他們渴望更深入地了解基督的教導。因此,他們更加寓言化地予以解釋,從而引致聖神主導的洞察。
兩個團體的沙漠教父都同意思想會掩蓋神聖的臨在。但是,奧力振派隱修士們進一步並堅持認為,即使對天主的形象和思想也必須要拋棄,正如艾瓦格略所言:「當你祈禱時,不要幻想神聖的那位相似你內在形成的某種形像。也避免讓某些形狀的印記給你的精神留下印象,反而要擺脫所有的物質,接近那位無形的存有,那麼你將達致理解力。」
此種與所有圖像和形式的逐步脫離將使你與無形的三位一體直接接觸。它被稱為對天主的「否定」或「消極」法。這是我們對天主的人性觀念和圖像的逐漸拋棄,因為它們永遠無法接近祂的現實。只有這樣做之後,我們才能靠天主的恩典來經驗祂的真實面目。此無形無像的天主觀,對於他周圍的奧力振派隱修士們來說是很好的,但對於一些簡單的科普特隱修士們卻不是,他們需要通常是擬人化的天主形象。
我們很容易看到艾瓦格略的奧力振派教導,與若望格世安及若望邁恩的教導之間的共鳴。他也鼓勵我們以默觀祈禱的方式成為「否定」的。我們不僅需要放下自己的思想,還需要放下對天主的思想,以及與之對應的形式和圖像。
在公元400年,科普特隱修士和奧力振派隱修士之間的表面差異達到了頂峰,奧力振派隱修士們被趕出了沙漠。幸運的是,艾瓦格略逝世於399年,就是事件發生的前一年。但是若望格世安受到了影響,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導致他在馬賽 (Marseilles) 和高盧南部 (Southern Gaul) 建立了隱修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