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聖保祿的影響力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1月1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0年7月23日
聖保祿對沙漠隱士們的影響力是不能被低估的。他對他們來說是那位「宗徒」。這種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由聖瑪爾谷所解釋,他曾是伯多祿和保祿的門徒,之後來到亞歷山大,甚至在那裡成為了主教。但是,我們絕不能低估聖保祿的書信之影響-它們寫成於福音出現前的幾十年(約公元50-57年)之間,對「跟隨道路者」的初期團體的影響,初期的基督徒們被這樣稱呼。
誰是聖保祿?他於公元5年至10年之間,以掃祿為名出生在猶太人散居地的塔爾索。他是猶太人,但同時也是羅馬公民。他20多歲時來到耶路撒冷,向著名的拉比加瑪里爾學習法律。因此,他是一位受過訓練的法利賽人。他的著作表明,他對希臘和非猶太文化也很了解。起初,他協助了對基督徒的迫害,並在公元32年左右見證了斯德望被石刑,但之後,他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一個改變生命的強大皈依經驗,並更名為保祿。此後,他在阿拉伯度過了三年的時光,據稱他在獨處中試圖理解此異象的重大意義,以及他的人生使命。隨後,他前往耶路撒冷與伯多祿和雅各伯會面,解釋和辯護他要將教導傳給外邦人的召喚。可以理解的是,他們對他成為“外邦人宗徒”的動機表示懷疑,並認為他不忠於其猶太根源。他繼續與其他宗徒保持艱難的關係,並多次前往耶路撒冷與他們協商。他踏上了去往塞浦路斯,敘利亞,格林多,厄弗所及羅馬等地的旅程。他以製造帳篷為生。他在厄弗所被捕,並於公元54-58年被關在獄中,然後被帶到了羅馬,在那裡他從公元61-63年被監禁了兩年,最後在尼祿皇帝的統治下於64年被斬首。
因此,聖保祿不是最初的宗徒之一,據稱他從未親自見過耶穌。然而,他在初期基督徒們中的影響力和權威是相當大的,主要是基於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與耶穌的異象經驗。此光照的異像是保祿以後的生活和教導的基礎。這也是他以奧秘的措辭來談論復活的基督,而不是從歷史角度的原因,他甚至幾乎沒有直接引用過耶穌的話。保祿在迦拉達書的第一章中這樣表達自己:「我所傳的福音……是通過耶穌基督的啟示而來的」(1:11-12)。
文之光神父在其《心靈之旅》中關於聖若望和聖保祿的章節中說:「聖保祿代表著另一條河流,從復活信仰的同一源頭流向基督徒神秘主義的三角洲。他有時被認為是基督宗教的真正創建者,考慮到他對其後來發展之各個方面的影響,及對組織團體和推動正確信仰的熱情,這並不是一個空洞的主張…但是,說他塑造了基督宗教的未來形式,並不意味著他廢除了耶穌,而是像我們一樣,他沒有『以人的看法』認識祂。(格後5:16)他將耶穌描述為一位猶太人,提到了最後晚餐,十字架和復活,但他的注意力牢牢地固定在新而不斷發展的基督身體上,即教會和居住其內的基督聖神,在人心中的'基督之心。」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教會讀經中所遇到的保祿不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人,因為他聽起來太過教條式,並且堅信「他對組織團體和推動正確信仰的熱情」之確定性。但是我們需要記住,我們現在在教會中所聽到的倫理強調,是他對初期一小部分「道路追隨者們」的道德教導。此外,並不是所有的書信都是他自己的話,因為現在大多數學者們都認為他的十三封信中,只有七封是真實的。除此之外,教會的讀經剝奪了他的神秘主義教導。但其正是對奧力振和其他初期基督徒教師們,包括奧力振派隱修士艾瓦格略和格世安講論最多的幾個方面。
當他談論自己所擁有的異象時,他強調對意識徹底轉變的需要,其引致藉著基督與神聖的合一,因為「天主的愛已藉著他賜給我們的聖神,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羅5:1-5)其重點一直是藉著基督與神聖保持共融:「我生活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而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真正潛能:「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斐2:5)
聖保祿的教導不僅對沙漠教父教母們是有巨大影響的,而且對若望邁恩也是如此:「聖保祿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家……他的偉大堅信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首要現實乃是耶穌聖神的派遣;的確,我們的信仰是一種活潑的信仰,恰恰是因為天主之神居住在我們內,賜予我們可朽的身體新生命。基督徒默禱最重要的目標是讓天主在我們內的神秘而無聲的臨在,變得越來越不僅是一個現實,而是我們生命的現實;讓它成為一種現實,就是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和我們的所是賦予意義,形狀和目的。」(《沉入靜默》)
若望邁恩強調默禱/祈禱會引致我們意識的必要轉變,這是聖保祿所要求的,讓我們記住自己也是「天主的兒女」。 (若1:12-1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