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呼吸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4月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0年12月3日
呼吸-生命的禮物。只有當我們由於某種原因或其他呼吸困難時,我們才真正感激這個通常認為理所當然的禮物。在阿拉美語(耶穌所說的語言),希伯來語,希臘語和拉丁語中, rucha,ruach,pneuma和spiritus一詞被用來表示呼吸,風和精神。在創世紀第一章中,我們讀到「一股強風席捲水面」,有時被翻譯為「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由此創造便開始了。當天主造人時,他「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在若望福音中,耶穌向門徒顯現並「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若20:22)
重視並牢記呼吸與精神之間的這種聯繫是重要的。在默禱中,我們非常留意呼吸的重要性,及其作為身體與思維之間的橋樑。身體,思維和精神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整體。當身體休息時,呼吸和思維也變得更安靜。當你緊張或激動時,你的呼吸會變得淺而快。當你放鬆時,則呼吸會變得緩慢而深沉。你們都從自己的經驗中意識到了這種聯繫。因此,如果你努力使身體放鬆並靜止下來,你的呼吸就會開始自然的暢通流動,因此你的思想也會平靜下來,從而使你對精神的覺悟不斷增強。
若望邁恩描繪了專注於誦念短誦與呼吸相連的可能性,因為它也有助於使短誦根植於我們的存有中。我們在《愛與美》(Philokalia) 中發現了同樣的情況:“願耶穌的記憶與你的呼吸結合;那麼你將會理解靜默的用途。” (聖若望·克萊馬庫斯 St John Climacus)
《愛與美》中以下的話語甚至更深一層:「兄弟,你知道我們如何呼吸:我們呼入呼出空氣。身體的生命是建立在它之上的,身體的溫度也依賴於它。所以,坐在你的小房中,集中你的思維,將其引導至空氣進入的呼吸路徑中,限制其與吸入的空氣一起進入心臟,並保持在那裡。將其保留在那裡,但不要使其靜默和閒置;而是給予它以下的祈禱:『主耶穌基督,天主子,憐憫我。』」
此操練聽起來與印度瑜伽調息法的呼吸練習之一類似。而這些練習可以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們應該小心。它們需要在經驗豐富的老師指導下進行練習,印度教傳統和東正教隱修院傳統都是如此做的。如果僅靠讀書和獨自操練,它們可造成實際的身體問題。
若望邁恩一直強調保持簡單的原則,只是建議將短誦與呼吸聯繫起來,只要這樣做是對你保持單一的專注更有利。他一直強調最重要是聚焦於你的祈禱詞,即你的短誦;如果將呼吸與短誦聯繫起來對你沒有幫助,則僅專注於短誦。
在這首詩的詩句中,優美地描述了默禱中的姿勢和呼吸的重要性:
當你默禱時,要猶如一座山一樣屹立不動於靜默中。它的思想根植於永恆之中。什麼也別做,只是坐著,臨在,你將從祈禱的湧動中收穫果實。
當你默禱時,要像永遠朝著太陽的花朵,它的莖像脊柱一樣,總是筆直的。保持開放,準備無懼的接受一切,而且你將不會缺少道路上的光。
當你默禱時,要像海洋一樣始終在其心底固定不動。它的波浪來來去去。內心要沉靜,思想會自行消退。
當你默禱時,牢記你的呼吸:多虧了它,人類才擁有活力。它來自於天主,又歸於天主。將禱詞與生命之溪流結合在一起,沒有什麼能使你與生命的賜予者分離。
每座山峰教導我們永恆之感,每朵花的凋謝教導我們轉瞬即逝之感。海洋教導我們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平安,愛總是教導我們去愛。
(Fr Seraphion of Mount Athos, adapted by Fr Jan Bereza OSB)
(阿托斯聖山的色辣芬神父 (Fr. Seraphion),由本篤會的簡柏若紮神父 (Fr. Jan Bereza改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