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專注於當下及默禱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4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聽到艾克哈大師說:每個想要對最高真理敏感的人……都必須……既不知道「以前」也不知道「以後」,不受成就的妨礙,不受他們所曾理解的任何概念的影響,只要天真和自由……只有當下。看!
在Shanida Nataraja博士的第二版《幸福的大腦》的默禱者與神經學家之間的對話中,她提出了全神貫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之重要性,無論是在默禱期間還是在日常生活中。
「默禱者:我每天不時有意識地覺察到,我的思維並沒有集中在當下的事實,而是想起過去的事情或為將來的一些潛在經驗而煩惱。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決定清空思維中的各種思想,將精力集中在當下時刻所經驗到的各個方面以及我正在做的事情上。這也許是在默禱,看著一處適合散步的風景勝地或像洗衣服一樣平凡的事情。將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經驗到的各個方面之有意識決定,本質上是要保持正念的意向……
各種思想自發地匆匆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在最近一次去超市的路上忘記了什麼東西,今天早些時候一位同事對我的評論-但在承認它們,甚至命名它們之後-思考,計畫,煩躁-我放下它們,回歸至當下時刻。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幹擾思想之間的缺口變得越來越長,它使我在默禱中用更少的努力將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短誦上,美麗的景色或滿是髒盤子的水槽。
神經學家:此時,右側注意力協作區域的活動增加,而右額皮質周圍區域的活動卻減少了。 [左]額葉皮層中的腦細胞有時會出現短暫的爆裂活動。它反映了隨機思想的產生和消散。隨著注意力協作區域中的活動的進一步增加,以及持續不斷的關注力,短暫的爆裂活動最終會被減弱,各種思想變得越來越不頻繁,幹擾也越來越小。
默禱者:當我留心當下的時刻,我對周圍環境的覺察逐漸淡化。有時我會在當下的時刻中迷失自己,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消逝,而我對周圍的環境卻沒有覺察,不覺察自己的身體或早些時候讓我感到困擾的背部疼痛。我幾乎全神貫注於默禱的當下時刻經驗,洗潔精的氣味或手上柔軟肥皂泡沫的觸覺,以及陽光下乾淨盤子的閃耀。我感到與一位比我自己更偉大者的共融,與他人和宇宙的完整聯繫。
神經學家:右側方向協作區域的活動減少了。通過集中注意力以及對丘腦的持續關注力,個人可以有效地過濾掉任何所謂的多餘資訊,包括來自建立身體圖像的感官要素的資訊。作為結果,身體的圖像變得模糊,它可以通過對右側方向協作區域中的活動減少來檢測到。它給予一種與那位比個人「自我」感覺更偉大者的內在聯繫與合一之感。
實際上,正如Shanida早些時候在她的書中所說的:「我們的大腦包含『硬接線』,它使我們既可以經驗到更高的意識狀態,也可以經驗到一種等同於天主的普遍合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