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據格世安所言的祈禱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1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若望邁恩在若望格世安的《會談》之第9/10章中關於祈禱之處,發現及證實了其默禱方式。格世安帶出了沙漠隱士們對堅持重複一個特定短語以援助「持續祈禱」:「每個渴望不斷察覺天主的隱修士都應該養成在其心中持續默禱[此公式]的習慣,在驅趕出各種思想之後,因為他將無法通過除了擺脫所有身體上的關心和顧慮之外的任何其他方式來持而保之。」
他所推薦的「公式」來自聖詠第69篇,這是每位隱修士都知道的一句話,因為他們每天都唱聖詠:「天主,求你快來拯救我;上主,求你速來扶助我。」它主要被視為是有助於在祈禱時應對分散注意力的思想,但他更進一步的說道:「你應該在心中不斷的默禱這節經文……你不該停止重複它,當你無論做任何類型的工作或執行某項服務或在旅途中時。在睡眠,進食和關心大自然最微不足道之需求時默禱。」
格世安認為重複此祈禱短語是一個重要的準備階段,這是訓練思維以實現單一不費力之專注力的一種方式。他遵循艾瓦格略的強調重點:「當專注力尋求祈禱時,它就會找到它。」這是實現“在祈禱中持續不斷且堅持不懈”的一種方式。
它是對任何形式的干擾之防禦:「遊蕩的思想」,「悲傷」或「懶惰」之類的魔鬼,感官和圖像。他稱其為「堅不可摧的胸甲」,一個「非常堅固的盾牌」。像聖安當一樣,他建議將此與工作結合起來作為最佳的防禦:「凡將祈禱與必要的職責結合在一起的人,反之亦然,是在不斷地祈禱。」
他視此單點聚焦,即「一種不變且持續的寧靜思維」,對於「純淨的祈禱」是至關重要的。他認為瑪麗亞是作為在祈禱中所需要品質的一個極好範例:將心與思維以單一的愛之專注於天主的品質。 (路10:38-42)
此外,他將其描述為實現「神貧」的一種方式,認識到你需要天主:「讓思維不斷地持守此公式……直到它放棄並拒絕所有豐富的思想……因此,被這節經文的神貧所困,便很容易達到福音的真福,即在真福八端中佔據首位的……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儘管他強調這種祈禱方式,但他在《會談9》中解釋說所有類型的祈禱,無論是懇求,祝福,代禱和感恩祈禱都在不同的時間是正當,有用和必要的。但是對他來說,最高的祈禱形式是「火熱」及「無言」的祈禱,這時心靈「向天主傾吐最純淨元氣的無言祈禱」。為了證實這一點,他引用了聖安當的話:「意識到自己在祈禱的隱修士不是在祈禱,但是不知道自己在祈禱的隱修士是在祈禱。」
此內在祈禱對他來說是祈禱的本質,正如他對瑪竇福音6:6的教導之解釋中所描述的:「當我們從所有思想和憂心的嘈雜中完全抽離我們的心,在屋中暗處向主祈禱時,那是非常親密的……我們關上門祈禱,閉上嘴唇,在完全靜默中向尋心者,而不是尋音者祈禱。」
儘管格世安推薦在祈禱中重複一個特定的短語,但我們決不能低估聖經對他的重要性。他像沙漠隱士們一樣,獻身於將聖經經文託付給記憶,使經文以一種意味深長的方式對他講話:「當我們不斷地努力重複這些經文,且將其託付給記憶時,我們沒有時間去理解它們,因為我們的思維被佔據著。但是後來,當我們擺脫了所做和所看到的一切之吸引力時,尤其是當我們在漆黑的夜晚靜靜地默禱時,我們會思考它們並更加清楚地理解它們。」 (會談14.10)這就是純淨的聖言誦讀。
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中談到以下有關「公式」,即短誦的話,格世安會全心認同:「對短誦的要求毫無疑問是絕對的。從本質上講,這是我們對天主之愛藉著復活耶穌的聖神,在我們心中湧流的絕對性接受。我們的死亡(把自我拋在腦後)在短誦的無情簡樸中構成,以及在我們默禱之時對思想和語言的絕對放棄。」
因此,很明顯地,若望邁恩,格世安和沙漠教父教母們如何共同分享了默觀祈禱的本質:專注力和超脫,靜默與獨處,不斷祈禱; 「堅持不懈的祈禱……盡可能在脆弱人性允許的情況下」,無形的祈禱;全部引致「純潔心靈」和「神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