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聖本篤會規
- WCCM Hong Kong
- 2015年1月2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我們可以理解若望邁恩的喜悅,他不僅發現了用「公式」祈禱的方法,並且格世安和艾瓦格略著作中的神學與其所產生的共鳴。由於他的凱爾特人背景,故此其地基已經為他們的神學準備妥當。也許這正是當他決定成為一名隱修士時,對本篤會感到歸家的原因。聖本篤認為他的「小會規僅僅是個開始」,並推薦「任何希望追求最高隱修生活標準的人都轉向聖教父們的教導」,即聖經,格世安的《會談》和《機構》 ,以及《教父們的生活》和我們的聖父巴西略的《會規》。 (第73章)
優美而富有詩意的序言概述了靈性生活的先決條件:「我的孩子,認真聽我的指示,並用心耳傾聽。」這是使我們開始邁向真我- 內在之基督- 的兩個基本品質:認真專注和深刻的直覺聆聽。實際上,序言中所介紹並持續出現在整個會規中的主題是我們從沙漠教父教母們那裡已經熟悉的主題:服從/專注聆聽,祈禱和工作,貧窮,貞潔和謙卑,平安與正義為其成果:「讓平安成為你的追求和目標」(序言)。
聖本篤的會規-服從,皈依和穩定-很大程度上是他所生活的周圍完全混亂的世界之產物-蠻族部落的入侵和西羅馬帝國的瓦解。隱修院外面無論從身體上和道德上來看都是不安全的。因此,它們需要封閉起來並且自給自足,「工作」與「祈禱」同等重要。只有在「黑暗時代」過去之後,第12世紀文明回歸,隱修會們才能恢復到最初的貧窮,貞潔和服從的誓願。
我們在過去的幾周中已經看過所有誓願的重要性。正如格世安和艾瓦格略在他之前所做的一樣,聖本篤從一開始就強調,我們旅途中的主要任務是放下自己的意誌及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並記住並喚醒我們所處的現實,即我們已經「屬於天主」。這種領會使我們不可能不屈服於神聖旨意和計劃。被神聖環繞的覺悟使我們意識到我們與所有人的共同聯繫。然後,我們會經驗到憐憫和對他人的尊重,並不覺得遵循本篤的建議「使你的舌頭免於惡言惡語,使你的嘴唇免於一切欺騙」是如此困難(序言)。只有當我們保持靜默並且不再通過對他人的投射來評判自己時,我們才能聽到「聖潔者呼喚我們的聲音」。它回想起格世安的話:「我們誓願的最終目標是天主的國或天國,但其中間目標是心靈的純潔。」
聖本篤的所有指導都基於聖經- 其表現出他的謙卑:「以福音為我們的指導...我們也許配得看到那位召喚我們來到永恆臨在的聖者。」聖本篤強調除了平常的美德之外,還有和平與正義的美德:那些在所有事上無瑕疵和正義的人;誰發自內心地講論真理,並沒有實踐欺騙;那些沒有以任何方式得罪他人,不聽誹謗反對近人的人已經配得了這些美德。緊隨其後的是謙卑的美德:「光榮不要歸於我們,主,光榮不要歸於我們,而只給你的聖名。」(序言)謙卑對聖本篤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他將第7章的全部內容都用於討論謙卑的十二個步驟上。謙卑是真我認識的成果,警惕魔鬼的詭計,即我們試圖控制自己的負面能量。謙卑是放下自己的慾望及以自我為中心的意志,並屈服於天主的旨意,接納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同時,我們知道在這場鬥爭中並不孤單,因為我們一直在天主的擁抱和保護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