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
30. 基本人类状况
在天国中处于天主临在的状态是一种天生的人类能力。每个人都可以穿越专注力和信念的窄门 - 信念是人类与神圣现实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 初期的教父们毫不怀疑所有人与神圣合一的可能性,无论你以为自己是谁:「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祂是所有人的,信徒和非信徒的、正义或不正义的、虔诚...
29. 两种存有方式的整合
文之光神父在他的书《耶稣:内在之导师》中表述说:「天国是不受所有内在和外在统治的自由:『天主子民的光荣自由』。这是天主的力量在社会和个人的人类层面上的自由流动。是个人作为一个独特个体以及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圆满,他是与其他所有个体不可分割的。这是疏离和隔绝的悲剧之终结,造成苦...
28. 天国
对真正的默祷和默观祈祷必不可少的品质是交托。这是一个放弃思想,想象力和图象的议题。如此做,我们放下过去和未来–塑造我们的记忆以及塑造我们未来的希望,欲望和恐惧。默祷以及忠实地重复诵念我们的短诵,养成了留在当下的习惯,并影响了日常生活。我们照原样看待人们和局势,而不是通过我们...
27. 爱和宽恕
我们感觉自己也像《沙漠与溪流》故事中的很不情愿的溪流,去放下我们认为自己是谁的概念,以及关于生命角色的个人观点。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情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直觉地知道,如果我们真正放手,我们将会像溪流一样被转变,并且我们的个人特质也会被改造。...
26. 沙漠与溪流
正如我们已经从许多神秘主义者或灵修导师的话语中所听到的那样,灵修道路是从自我认识走向对天主的认识。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说:「每个人都独特地认识自己,因此独特地表达了他对天主和真我的不二与单纯本质的洞察。合一会转变人,但不会毁坏个人的特性。」...
25. 接纳挑战
获得自我认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提醒我们:「即使与『师傅』如此亲密-按圣奥斯定所言,比我们离自己更近 - 自欺和幻觉的力量还是可能会压倒一切。当我们与愤怒的骄傲,恐惧,傲慢,贪婪和无知的恶魔作斗争时,此道路常常消失在我们脚下。」这提醒了我们4...
24. 真正的认知
文之光神父在《耶稣,内在之导师》中强调说:「一位灵修导师的本质工作就是:不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而是帮助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灵修导师, 历史上的耶稣的使命。他指出要超越我们日常所留意的意识,而到达那内含日常意识的意识。文之光神父继续说:「这个意识领域相似并与真正的...
23. 寻找珍贵的宝石
文之光神父说若望迈恩对纳匝肋历史上的耶稣的重要性观点是,衪「在我们都知道的可朽之限制内的自我觉醒。」 文之光神父又继续强调此觉醒对我们所有人的重要性,这是「人类意识向其源头的天主之单一而包括一切的觉醒。」 耶稣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潜力,但我们却很难相信祂给我们指向的真理。因此...
22. 耶稣的真正意图
尽管我们听到若望迈恩和文之光都肯定了历史上耶稣的重要性,都强调了那个方面的重要性,然而,祂却远不止于此。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祂才有结果,因我们完全看不到祂的真实本性——我们只看到祂被我们自己的文化、心理和神学过滤并染色的图象。不仅如此,我们深信只有我们的图象才是正确的。所有...
21. 历史中的耶稣
我们知道内在的基督在若望迈恩的灵修之旅经验中扮演着多么核心的角色。在《归真返朴》中,他陈述到:「天主性的圆满居住在基督内,而基督在我们内。」但是,他对历史中的耶稣附加了什么重要性呢?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在对若望迈恩(John...
20. 突破幻觉
若望迈恩不断地为我们指出,要超越「自我」的领域而到达「真我」的领域 - 从幻觉到现实 - 并将默祷视为做到这一点的本质方式:「默祷是一条突破从幻觉世界而进入现实纯净之光的路。他没有像我所做的那样提及『左脑”』和『右脑』的存有模式。但这并没有减损他曾十分留意此意识的互补层面之...
19. 窄门
耶稣说:「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狭!」若望迈恩在《沉入静默》中说,「它之所以狭窄,是因为它是专心和对我们整个存有的聚焦,并且我们所有的精力和才能都集中在此要点上的产物。」我们聚焦于祷词和短诵,将其他一切抛在脑后,我们的白日梦,概念,思想,包括基督宗教的信仰结构和教...
18. 存有的两种方式
我们听到若望迈恩谈论说:「人类最难以忘怀的恐惧——孤立、忧虑和孤独——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他在同一段落中继续陈述:「一种荒谬的错误渲染现实的形象」,其「被天主之爱的强大力量所溶解。」我们通过祈祷经验到「人的基本条件不是分离而是合一与同在。」祈祷/默祷是如何做到的?...
17. 直觉和理性
我们参与一种祈祷的方式,它以一种态度为前提,而此与西方文明中越来越被接受的文化相反。因为我们在祈祷中的经验,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命名不可名言者,不可给无形者形体。我们知道我们不能用思维或感官来认识神圣现实。但我们也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不可名言者和无形者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用直觉感...
16. 真正聆听
若望迈恩和文之光都是本笃会隐修士,可以理解他们的教导受到圣本笃会规所鼓励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本笃会的三个誓言中,服从,皈依和稳定也构成了奉献者的环境-服从有时会引起最初的疑虑。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西方文明的一个特征是我们不信任权威,与此连接的还有服从。权威被发现存有...
15. 团体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发现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科学如何在缜密的实验中越来越多地证实到,那些走在灵修之路的人士从个人经验中所认识的。我已经谈过团体的重要性以及默祷团体如何在旅途中支持我们。以下的实验证明,在不止一种的方式中的真实性:在一次祈祷会,一群方济各会的修女们被连接到脑电波机...
14. 团体的重要性
我们已经看到在默祷之旅中,我们是如何得到了基督的内在指导,对于外在而言,我们也得到了默祷团体的支持。在我们存有的最深处和本质上,我们是神圣之爱的火花,并且是值得接纳和值得爱的。一旦我们自身意识到 了此真理,我们也将其视为他人的真理。然后,我们便可以真正地「爱我们的近人」,正...
13. 成为完整的
若望迈恩(John Main)在其著作中自始至终都强调亲身经历静默的重要性,在此我们由忠实的重复短诵所带领。这要求我们要通过思想和图象的阶层,「思维的混乱喧嚣因对琐事和分心的过多暴露而遭受破坏」。我们甚至需要勇气面对个人潜意识的第一个层面,在此自我已经沉积了过去不适合表达的...
12. 接纳静默
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无意识地支配我们的主导情绪是不安和恐惧。根据若望迈恩(John Main)的观点,它们阻止我们拥有进入静默的勇气。这些强烈的情绪要么是由于外界的刺激,引致我们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无能为力;要么是由于内在状态,主要是缺乏自尊,当我们太留意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时。这...
11. 对我们的潜能开放
上周,我谈到了「命名不等于认识」的说法,但我们的本能是去命名,因它使我们有一种控制的感觉,尽管这可能是一种幻觉:我们认为我们知道我们在处理什么。我们的大脑甚至是这样构造的。它首先在图像中起作用,引致概念,然后是思想和名字。我们对生存的内驱力呼吁我们要有控制权。这在处理物质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