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香港分会)
52. 默祷小组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
在任何项目中,我们通常需要一个以不同才能的成员组成的团队来支持我们 ; 因此,在我们的默祷善工上 , 我们也需要小组协助我们开始 , 并且帮助我们坚持下去。有如若望迈恩早已知道 , 默祷能创建团体 , 因为它揭示了我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 ,...
51. 基督徒默祷小组组长
以下是组长应具备的质素 : · 根据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的教导 , 个人对默祷的承诺。 · 希望与其他人分享这份礼物。 · 对在普世推动这教导的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的归属感。 组长的职责 : · 成为每周例会的稳定核心。出席或安排其他人带领小组。安排实际的聚会时间及地点。准备声...
50. 每周的小组聚会
若望迈恩的意愿其实已经实现, 就是他的教导能够多样化地, 透过不同小组的定期聚会 , 与不同男女分享 , 包括在家庭 , 堂区, 及工作的地方。除此之外, 默祷小组的足迹甚至伸展到学校 , 医院 , 疗养院 , 癌病中心和监狱。在乔治城大学的商科学院 ,...
49. 基督徒默祷小组的特点是什么 ?
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的宗旨是 : 「承传及滋养若望迈恩在基督徒默祷的教导,从而达致普世的共融。 」 一个默祷小组何时才属于普世基督徒默祷团体 ? 答案很简单-当默祷成为聚会的一个重要部份,而其理由是建基于本笃会若望迈恩及文之光神父的教导。每周聚会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吸收...
48. 共享还是共融
初期教会的教父教母, 从来没有半点怀疑, 与神圣合一为所有人也是可能的: 「天主是所有自由存有的生命。衪是一切的救赎, 不论是包括信者或不信者, 公义的或不公义的, 虔敬的或不虔敬的, 能摆脱激情的或被困锁在其中的, 修士或在俗的, 受教育的或文盲的, 健康的或患病的,...
47. 作好准备的重要性
经验告诉我们, 默祷并不容易。令到默祷更加困难的, 就是错误地期望我们可以像关制般进入宁静, 不论是刚刚结束一个很烦忙的电话对话, 或刚收听完收音机, 或刚看毕电视节目等。我们听到格世安强调说: 「无论在祈祷前, 我们的心神刚思考着什么, 当我们祈祷时,...
46. 注意力
把注意力专一地集中在你的短诵, 是默祷的重点。若望迈恩经常强调 : 「只要谂你的短诵。」这已是一切所须。但你也相当明了, 我们的思想总是不断地在做白日梦, 不断地在担忧或在计划廾未来。所以我们的短诵, 就像我们的辅助工具, 协助我们单一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
45. 不要为明天忧虑
我们看到舍弃杂念在以往的传统的重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得着就是帮助我们活在当下。透过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单字」, 我们把思想放下, 那些思想经常把我们联系到过往或将来。尝试留意自己的思想一阵子。它们不就是关于你对过往或将来的担忧, 期望和恐惧吗?...
44. 默观传统
很多基督宗教传统以宁静的祈祷作敬拜天主的中心, 从这事实中, 我们可以相信, 默观祈祷确是源于基督宗教。在加尔默罗修会传统, 亚维拉的圣女德兰在她起初二十年的灵修历程中, 曾经深受一本名叫 "Third Spiritual Alphabet" 的书籍所影响。作者...
43. 一个真实的基督徒祈祷方法
通常当告诉别人我们以基督宗教的传统方式来默祷, 他们总会感到惊讶。基督徒默祷真的存在吗? 当继续告诉他们这种传统早在初期世纪时已是基督徒敬拜天主的一部份, 他们的犹豫逐渐演变成藐视的态度, 他们会质疑: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
42b. 本笃 (二)
《會規》是理性,谦逊和自我超越的杰作。本笃在最后一章(通常是评论最少的一章)中称它为初学者的小规则。那些想要升入高阶甚至从其毕业的人应该咨询格世安和教父们。那么,这个小规则如何训练那些寻求天主,和对见到祂并聆听祂圣言的默观经验的饥渴?首先,通过识别此圣召本身:「有人渴望生命...
42a. 本笃 (一)
灵修道路的追求能否引致它试图逃避的自我中心?并不罕见。沙漠隐修士们特别是在独居中敏锐地意识到了此危险,他们在一切之上依赖院长与门徒的关系来避免它。然而,是努尔西亚的圣本笃(480-550)以团体而非个人为基础, 为神秘生活设计了一种既高超且富有智慧的训练模式。尽管他的规则缺...
41b. 格世安 (二)
他的第三个也是最伟大的,对西方灵修和神秘生活实践的贡献是他的《教父会谈集》,圣本笃每天都会让他的隐修士们聆听。它们是与一些沙漠院长的对话,并将敏锐的心理洞察力与神学和圣经智慧相结合。在沙漠之父中最有知识的艾瓦格略(Evagrius)的间接影响下,奥力振(Origen)的学说...
41a. 格世安 (一)
若望·卡西安(John Cassian)被多玛斯·牟顿(Thomas Merton)称为「隐修士灵修生活的导师 - 西方的精神之源」,他将若望·迈恩(John Main)重置于默观之路,他大概出生于公元360年的罗马尼亚。在后来的几年中,他祈祷时的分心或多或少是由于他年轻时...
40b. 尼撒的额我略 (二)
完美是不间断的进程。希腊人认为改变是一种缺陷,而它要被总是转变为「从荣耀到荣耀」的美好过程所取代。每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我们的临近,视野应不断消退。 「完美」在于我们在善内永不停息的成长。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点,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前提是我们希望活出与我们信念的贯彻一...
40a. 尼撒的额我略 (一)
印度的哲学包括「不二论」或非二元论学说。我们与终极现实不是一,我们也不只是二元地关联于它。与所有观念一样,此观念引发了许多版本。 「不二论」有很强也有很弱的形式。类似的,基督宗教的神秘意识—它本身不是一种观念的事情,而是催生了最珍贵的创造物--新观念--具有弱而强的否定神学...
39b. 奧利振 (二)
奧利振(Origen)拒絕了諾斯底派(Gnostics)的神秘主義,並建立了三個階段的經文詮釋,將其與個人靈修「提升」的普遍階段聯繫起來。毫不意外的,此種模式在撒羅滿的三本書中都富有聖經象徵性。 《箴言》引致道德感,並闡明了贖罪的方式。...
39a. 奥利振 (一)
奥利振(Origen)的父亲殉道之后,他的母亲为了阻止他为同样的命运而献身,便隐藏了他父亲的衣物。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殉道的劝谕》,其中他视此信仰的见证作为一个门徒成全的标記。当他在德仙迫害时期被捕和遭受酷刑,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时,从而达到了此愿景(公元253年)。然而,...
38. 亚历山大克来孟:耶稣,神圣的医生 (二)
依肋内(Irenaeus),亚大纳修(Athanasius)和之后的奥斯定(Augustine)与克来孟(Clement)分享了教父的关键信仰,天主降生成人的含义是人类的神圣化。这种大胆的主张--在之后的传统中变得危险--吸引了诺斯底派信徒,正如吸引了今日模糊的「新时代主义...
37. 亚历山大克来孟:耶稣,神圣的医生 (一)
也许所有身份都源于冲突。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一切都是出于冲突。基督宗教的身份在其初期也必须与犹太教,希腊思想和诺斯底派中的强大宗教和哲学力量交往和分离。以普遍主义者愿景而创立的亚历山大城,成为了这一进程中最早的熔炉。甚至在基督时代,犹太思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