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3. 一个真实的基督徒祈祷方法

通常当告诉别人我们以基督宗教的传统方式来默祷, 他们总会感到惊讶。基督徒默祷真的存在吗? 当继续告诉他们这种传统早在初期世纪时已是基督徒敬拜天主的一部份, 他们的犹豫逐渐演变成藐视的态度, 他们会质疑: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 那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在教会内听说过呢?」我们可以温和地解释给他们知道, 因为宗教, 政治及社会原因, 这个祈祷方法由第六世纪开始已在西方国家被遗忘了。当时我们走进了黑暗时期, 罗马帝国被围攻, 及至最后被日耳曼部落所侵扰。相反, 在东方基督教会, 这种祈祷方法一直存留至今, 演变成「耶稣祷文」。


但有什么证据证明耶稣也有默祷而且衪也建议这种祈祷方法? 很可惜, 在圣经中我们找不到确切的地方明确地显示耶稣以重复的短诵来默祷。但「阿爸」一词经常挂在衪嘴边, 我们也知道衪提议我们不要用太多的言词来祈祷:「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说完这劝戒后, 衪除即以「天主经」作为一个例子来教导门徒怎样正确地祈祷。 (玛6:7-13) 这遍祷文, 如果以耶稣所说的亚拉美语来诵读, 听起来是很有诗意和很有韵律, 也很可能是会不断重复地诵念。此外, 当我们发现耶稣推崇那税吏的祈祷方式时, 就是不断重复地说 :「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路18:10-14), 我们就可以更加肯定我们的假设。玛窦福音较早的章节中, 也有提及过这种祈祷方式, 在独处和宁静的气氛中进行。我们知道耶稣除了与门徒以团体的方式一起祈祷外, 衪也会「...出去,上山祈祷;他彻夜向天主祈祷。」(路6:12) 我们听到衪教导我们: 「至于你,当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祷;你的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玛6:6) 四世纪隐士若翰.格世安把这段圣经章节美妙地解释了: 「当我们在我们的内室祈祷, 我们把自己的心彻底地从杂乱的思想和顾虑抽离, 把我们的祷告亲密地和秘密地呈献给主。我们祈祷时, 把门关上, 嘴唇不动, 在完全的寂静中, 不以声音, 而是以心来祈祷。」


耶稣是跟据衪所熟悉的犹太传统来强调宁静和独处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圣咏找到:「你们要停手!应承认我是天主。」(咏46:10), 也可从旧约中找到: 「上主却不在风暴中……亦不在地震中……仍不在火中; 烈火以后,有轻微细弱的风声。(有时会翻译成「完全寂静的声音」'sound of sheer silence; ) (列上19:13) 因此, 以少许的字眼作内在宁静的祈祷绝对是基督传统的一部份。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