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a. 格世安 (一)
- WCCM Hong Kong
- Feb 13, 2010
- 3 min read
若望·卡西安(John Cassian)被多玛斯·牟顿(Thomas Merton)称为「隐修士灵修生活的导师 - 西方的精神之源」,他将若望·迈恩(John Main)重置于默观之路,他大概出生于公元360年的罗马尼亚。在后来的几年中,他祈祷时的分心或多或少是由于他年轻时学习的故事和诗歌所激起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他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作为一个年轻人,甚至只有二十岁,他就奔波去巴勒斯坦加入了一座隐修院,后来他发现自己和许多他同时代的人对所渴望的「灵修进步」,都怀着不满意的冷淡热情。巴勒斯坦的隐修制度以过多的长久祈祷和奢侈外表而闻名。但是埃及的隐修士却吸引了许多认真的追寻者和灵修旅人。埃及北部沙漠的灵修教父们和教母们、院长们和女院长们, 对旅人或名望不感兴趣,只对自我认识(「比制造奇迹的能力更大」)和对天主的认识感兴趣。隐修士说他们逃离了主教们和妇女们,避免了神职地位和肉体的诱惑。有代表性的女院长们(其中一些是洗心革面的妓女)的智慧与她们的男性伴侣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是从众多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了解自己,并受到了当代人的同等尊重。
沙漠隐修运动使卡西安离开了他的白冷团体,花上20年的时间,畅饮最新鲜的属灵智慧泉源, 在那个时代是一场在俗人士发起的运动。隐修士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天生就比婚姻地位优越,甚至无法绝对地决定团体生活或独居生活哪个更好。单独生活,你可以洗谁的脚?他们是基督徒。他们生活在福音的反论之中。它的传奇先驱沙漠安当(Anthony of the Desert)在年轻时就放弃了财产和家庭,并像斯凯利格·迈克尔(Skellig Michael)的凯尔特隐修士们一样深入到孤独和荒凉之地居住,在离凯里海岸八英里左右的陡峭岩石生活了一世纪左右。亚大纳修(Athanasius)的「安当生平」是为他们所称的圣洁的整合,个性化和自我认识的充满激情之灵魂,一场中年危机的荣格派盛宴。与其他分裂性城市衰落和悲观主义时代一样(这是奥斯定的「天主之城」时期),人们被迫回到对基本人类意义的追求。
在沙漠中解渴后,卡西安因激烈的神学争论驱逐出境,首先来到君士坦丁堡,被祝圣为执事,然后前往罗马,成为了一位神父。他的最后一站是马赛,在那里建立了男女两个隐修院。在当地主教的邀请下,卡西安撰写了三部伟大的著作,关于制服在那里散播的隐修运动中使人迷惑的部分。 「研究院」侧重于重整因八种主要错误(后来被称为七罪宗)而生活堕落的外在措施。反对奈斯多略异端的专著显示了他的正统观念,但他也对自由意志与恩宠怎样联系的问题上犯了轻微的错误,从而与奥斯定的观点发生了冲突。西方教会在二月二十九号庆祝他的瞻礼,尽管作为圣本笃,圣多玛斯和圣道明的特别灵感来源,但他仍在东方教会中给予了完满的敬礼。他仍是在东方教会才获得最高度的推祟。
(待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