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服從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3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本篤會的第一個誓言是「服從願」。「服從」 ‘Obedience’這個字來自拉丁文 ‘ob-audiens’, 意思是「專心聆聽」。在曠野的基督徒﹐他們服從﹐專心聆聽天主﹐聆聽誡命﹐即真福八端﹐聆聽他們的長上﹐靈性的父親母親 : 「其中一位長老曾經說過﹐天主要求修士和修女兩種服徒 : 一是聽從聖言﹐另一是聽從教父教母。」
深層的聆聽目的是壓制著那不斷刺激著你的自我中心﹐你自己的個人意願﹐學習聆聽那在你深層存有之內那「微弱的聲音」 : 天主給我們的旨意。因此﹐服從是與神貧及謙遜這兩種聖德緊密連繫著﹐承認你對天主的需要﹐並意識到你自己的有限。
默禱的重要本質也是專心聆聽﹐聆聽我們的短誦﹐在我們的存有內所發出的音節。緊記若望邁恩所說的 : 「就在這時﹐默禱才真正開始 … 我們不再是誦唸著短誦﹐而是開始聆聽﹐融入在日益加深的集中力當中。」( 若望邁恩 ‘Word into Silence’)
透過把我們的專注力集中在一點﹐我們可以壓制著自己的思想﹐拋開固有的圖像;這些也是我們受傷的情緒的副產品。我們超越自己的「自我」(‘ego’)﹐就是我們存有意識的一部分。經過時間的洗禮﹐我們便可以讓我們的真正存有﹐那神聖的那位﹐在我們內發亮﹐一直滲透到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祈禱的重要本質就是那單一的專注力﹐正如龐帝古斯 (Evagrius)所說 : 「當專注力尋找祈禱, 它會找著。因為任何連貫性的專注力, 就是祈禱, 因此, 也要使之栽培。」
我們對聖言也應有著同一份專注力。在四世紀時﹐以口述的文化依然盛行﹐聖言在每星期的彌撒中誦讀出來。集中精神是重要的 : 「長老說 : 『在彌撒中, 你們的心神在哪裡﹐讓聖詠的字句從哪兒溜走了 ? 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是站在天主面前﹐與天主對話嗎 ? 』」
聆聽聖言後﹐那些曠野中的修士便會返回他們的密室﹐把其中一至兩節特別打動他們的經文重複誦唸。他們不會默想其意思 - 這是現今的習慣 - 他們會把聖言內在化﹐讓聖言私底下跟他們講話。這樣會帶領他們祈禱及默觀 – 在主的臨在中保持寂靜。這習慣成了本篤會傳統的「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 - 誦讀(’lectio’)、默想(’meditatio’)、祈禱(’oratio’)和默觀(’contemplatio’)。重複誦讀聖言引領人們進入默觀的真正寧靜。的確﹐這紀律成了若望邁恩及文之光神父所教導的默禱的重要部份。「我們需要閱讀聖言,細味聖言,並且讓聖言解讀我們。」﹐正如文之光神父這樣說﹐讓它帶領我們怎樣生活。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