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心理學和靈修學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4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一直在兩個層面上探索自我認識的重要性。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自我的詭計,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所說, 「清理我們的感知之門」。我們注意到了自己和天主的各種形象,它們能在走向神聖的道路上阻礙我們。其次,我們需要記住,我們不僅僅是表面的自己;我們對自己的存在還有另一個更深的靈性層面,通常被稱為「真實的自己」。學習去理解「受傷的自我」通常被視為「純粹是心理上的」,而不是靈性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認為心理學和靈修學是對人類窘境的兩種不同方式,而且彼此之間幾乎沒有關係,是一種錯誤的信念。心理學處理心智和靈魂的知識,而靈魂的最高點就是精神;他們形成一個整體。艾克哈大師(Meister Eckhart)說:「我們稱為天主的現實必須首先在人心中被發現;此外,除非我認識自己,不然我不能認識天主。」他在心理學和靈修學之間製造了一個清晰的聯繫。
如果我們忽略心理學,默禱很可能成為因錯覺的平安之緣故而抑制我們傷痕的一種方法,這從長遠來看是行不通的。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長。
對自我認識的重要性不僅被聖人們和神學家們所強調,而且也包括哲學家們。 「認識你自己」曾寫在古希臘的德爾斐神殿的入口處。從蘇格拉底那裡我們聽到「未經檢驗的生活是不值得生活的」。自我認識與實現自己的全部潛力緊密結合:「我來是為了讓他們擁有生命,並且擁有更豐盛的生命。」(若10:10)
轉化和改變總是困難而常伴有痛苦。因此,我們寧願忽略自我認識與對神聖的認識之間的聯繫,但我們不能選此棄彼。 。聖奧定丁(St Augustine)如艾克哈大師(Meister Eckhart)一樣強調了它的不可能性:「人必須先在自己內被修復,通過使自己成為踏腳石,從那裡上升,而生於天主。」
真正的自我認識不是自我迷戀,因它不是為自己的緣故,而是被神聖現實滲透而支撐的一種聯繫真實自己的方式。沒有自我認識,我們就是我們需求和驅動的囚犯。我們無法擺脫傷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意識到它,聖神能夠幫助我們最小化它的力量並治愈我們。只有自我認識才能引致真正的自由:然後,我們可以不帶期望並純粹地對給定情形的需求做出回應,沒有隱藏的議程。它使我們能夠利用我們所有的資源,包括我們的直覺能力,進入宇宙之愛和智慧。然後,我們將出於對他人需求的關注而行動,這樣我們也會滿足自己的需求。
由默禱引致的深層祈禱的靜默促進了這一過程。通過放下我們的自我,思想和圖像,我們可以在我們存在的中心聽到聖神的引導。當我們在愛的常規默禱中聆聽時,當我們的日常生活圍繞著祈禱而構築時,它引致我們去過一個更沉思的生命,從而引致更深刻的存在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意識到了我們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命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