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歸化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3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本篤會修士 , 修女及在俗修士會發三願 , 承諾以自己的生活實踐本篤會規 , 包括「聽命願」 , 「歸化願」及「恆常願」。
讓我們首先看看第二個誓言 – 「歸化願」。根據本篤會的傳統 , 「歸化」的意思是指在生活中及人與人之間相處中 , 持續地歸化。他不是說像聖保祿在大馬士革路上的一次性歸化經驗。雖然在旅程的初段 , 「一次性」的經驗或許會發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悲痛或失落 , 又或許是一股深刻的靈性體驗所帶來的熱切喜樂後 , 這幫助我們背棄我們一直慣常的平凡現實。在那一刻,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有更多 , 就是那終極的現實 , 穿透及高舉著我們的平凡現實。初期教會的教父稱之為「歸化」("conversion") 或「皈依」("metanoia"),就是心靈及思想的改變 , 參透性的轉化, 這使我們可以暫時跨越不同程度的感覺和認知所造成的門檻 , 讓我們得見在我們內彰顯的神聖現實。
這種經歷 - 又或者有時候只是一些無法解釋的盼望 – 使我們有著強烈的召叫 , 呼召我們作更深層的祈禱 , 使我們重新發掘那神聖的現實及衪與我們的聯繫。往往就是這一刻 , 我們發現默禱 , 默觀 , 並熱切地開始旅程。不久 , 默禱便引領我們進入寂靜 , 並且 「在極具創造力的寧靜中 , 我們以超越我們一切的智力和語言的方式與主相遇。」(若望邁恩 – Word Into Silence )
不幸的是, 最初的「蜜月期」過後, 我們往往不再嘗試把我們的思想聯繫到過往的古有現實,以觸碰那深層的寂靜,似乎只是 一個夢想。然而,我們需要重新開始每一天,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坐下, 忠誠地以信德實踐我們每天兩次的默禱。然後, 我們便會體驗到, 不論任何經驗,忠誠的默禱, 會導致轉化。在我們沒有真正意識到的時候, 我們擺脫我們以為零碎的自己, 走向那「我們所擁有的創造性整體,並且開始發覺,我們第一次正式認識自己。」(若望邁恩 – Word Into Silence ) 這就是聖本篤以一個持續的過程來演繹歸化的意思。就是一個持續的意向,在默禱和祈禱中, 轉向那終極現實 (Ultimate Reality), 加強我們對那現實的認識, 並讓我們從這角度中生活。「基督徒默禱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讓天主的奧秘和寂靜臨在於我們之內, 並且不單是越來越變得真實, 而是實在地臨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 在我們自己及我們所做的一切事上,賦予意義。」(若望邁恩)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