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7. 因宗教條件而抵抗

我們的宗教培養形成了我們作為天主肖像的繼承,這很可能在靈修道路上進一步阻礙我們。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對天主的觀念不僅受到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形成,而且由於我們的條件,恐懼,希望和需求而扭曲。它們通常是我們早年幼儿期的產物,與我們的態度有關,尤其是對父母和老師們。所有圖像都是「自我」的產物。通過命名「天主」,我們覺得我們了解神聖現實;通過形成他/她的清晰圖像,「自我」感到安全和可控。但是命名不代表了解。


我們是按照「天主的模樣和肖像而被造的」。 (創世記)但我們沒有把這種理解作為內在擁有天主的模樣和肖像,反而只從字面上理解,因此我們將天主變成了我們自己有條件的模樣和肖像:「大多數人像蝸牛一樣被隔絕於可朽的身體中,像刺猬一樣地蜷縮於他們的困擾中。他們以自己為模式來形成他們對天主幸福的概念。」(第二世紀的亞歷山大克萊孟)通常當我們變成「不可知論者」或甚至「無神論者」時,我們的天主的圖像已經死了。尼采的吶喊「天主已死」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他不再能夠接受童年時代的天主,把洗澡水和嬰兒一起拋棄。


聖經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我們的圖像反映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和我們的需求。我們看到了一系列與人類社會進化相關的天主圖像。首先,我們遇到希伯來聖經的部族天主:強大的,保護的,富饒的,令人敬畏的,但也是遙遠的,變幻莫測的和捉摸不透的,就像非常依賴自然界的經常遷徙的小團體。其次是一位更公正的天主,全能的和全知的,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是穩居團體或城邦需要的一位理想國王的公義統治者。然後,我們找到了新約中愛的天主,在更大團體中反省對和平與服務的需求,鞏固了人際關係。但是天主不會改變-只是我們的圖像會改變。


即使我們知道我們無法用言語和思想來涵蓋神聖,我們發現整體上很難與「難以形容的」,「不可言喻的」和「無限的」聯繫起來。人的心靈需要圖像,這是它被造的方式;我們物質存在的一部分是在時間和空間的現實水平中。但是我們需要記住,天主遠遠多於我們的圖像,而且要超越它們所指向的現實。正如一個佛教格言所強調的,它們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本身。通過將我們的圖像視為現實,忽略它們只是現實的陰影,我們實際上從我們的圖像中製造偶像。但是我們需要粉碎這些偶像。艾克哈大師(14世紀的德國神秘主義者)在他的格言中有力地指出:「因此,我向天主祈禱,以擺脫我的神。」(使我擺脫我對神的圖像)。這句格言與佛教的說法非常相似:「當你在路上遇到佛陀時,將他殺死。」與我們緊密相連的是超越我們圖像的天主性,隱藏於現實中的圖像。默禱的重點是放下文字和圖像,有助於放下我們的虛假圖像,我們的偶像,並進入對天主的無言之經驗。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1. 努力與恩寵

多默福音中的耶穌通過鼓勵我們理解他言論的教訓來指導我們,但同時明確地將救恩的責任放在我們自己的肩上。有趣的是,找到這些言論的真正詮釋類似於奧利振(Origen)所強調的,對聖經深層專注的閱讀,據他所言,是由默觀祈禱引領並輔助。這種對聖經文本的深刻而直觀的接觸,被推崇為是一種...

 
 
 
50. 多默福音

多默福音中耶穌的教導美好地表達了我們一直在談論的內容。它鼓勵我們向神聖現實和神聖智慧開放。福音中展現出的真正自我認識的方法是,於內在的靜默中真正聆聽他教導中的深層靈性之重要意義。他包含一切的恩寵為我們的努力提供支持。 多默福音是耶穌時代及隨後幾個世紀以來,仍然占主導地位的口...

 
 
 
49. 心理學和靈修學

我們一直在兩個層面上探索自我認識的重要性。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自我的詭計,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所說, 「清理我們的感知之門」。我們注意到了自己和天主的各種形象,它們能在走向神聖的道路上阻礙我們。其次,我們需要記住,我們不僅僅是表面的自己;我們對自己...

 
 
 

Коментарі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