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邪惡」的思想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4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艾瓦格略對人類思維的運作有深刻的心理學洞察。事實上,此周密並經仔細查考過的思想的洞察之呈現是改變和轉換的本質,直到19世紀才由弗洛伊德和榮格重新發現。現在,這是大多數心理治療師和分析人員普遍接受的假設。許多艾瓦格略的言論出現在現代心理治療手冊中是再相稱不過的了。
在他「觀察思想」的教導中,以下是他把「邪惡思想」或「魔鬼」的辨別中最重要的幾個:「思想有八種普遍的基本範疇,其中包括每一個思想。首先是貪心,然後是不潔,貪婪,悲傷,憤怒,懶惰,虛榮,最後的是驕傲。」我們已經遇到了「懶惰的魔鬼」,靈性的干枯和它的「有什麼意義?」或「什麼也沒有發生」 的感覺,在堅持默禱的道路上如此有效的阻止我們。最重要的是貪心,貪婪和尋求尊敬:「在實踐苦行生活與我們相對立的魔鬼中,有三批在前線作戰:委以貪心的慾望,提出貪婪的思想,以及煽動我們尋求人的尊敬。所有其它的魔鬼都緊隨其後,依次攻擊那些已經被前三批魔鬼傷害的人。」 在我們的時代仍然很容易看出這些「魔鬼」是多麼猖狂!
因此,「貪心」開始了整個過程,不僅適用於食物,而且適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它被認為是對所有事物的一種依戀形式,包括身體和智力能力,知識和物質財富,也許其中幾個。它甚至可以擴展到性關係,從而導致「不貞」。 「貪心」實際上被認為是一種無節制的普遍態度;因此,在苦行的生活中,它可能更多應用於禁食而不是吃太多食物。此外,危險的是,是反過來很容易導致「虛榮」和「驕傲」的魔鬼統治:院長阿巴·伊西多爾神父說:「如果你定期禁食,不要因驕傲而自我膨脹,如果你因此而高舉自己,那你最好還是吃肉。對某人來說,吃肉要比因驕傲而自我膨脹和光榮自己更好。」
入神於食物和禁食不僅會導致「驕傲」,還會導致「貪婪」。苦行者可能不願打破齋戒,並與因為擔心沒有足夠的食物來維持自己的健康而打電話給他的兄弟分享一餐飯。這樣,他還打破了樂善好施的重要德性。
「悲傷」和「憤怒」被認為是有關聯的魔鬼。艾瓦格略的「悲傷」並不表示真正的悲痛或沮喪,而是當慾望被挫敗時出現的悲傷。這常常伴隨著對那些擁有苦行者垂涎的能力或財產的人們的「憤怒」。
即使苦行者在前進的道路上已經相當高階,艾瓦格略仍將「虛榮」或「驕傲」的「混亂」或「邪惡」思想視為最危險的魔鬼:「虛榮的精神最狡猾,它很容易在那些實踐德性之人的靈魂中成長。它引致他們渴望公開表達自己的掙扎,追逐人們的讚美……驕傲的魔鬼是靈魂遭受最大破壞的原因。因為它誘使隱修士否認天主是他的助佑,並把他自己看作是德行的起因。」
這種口禱形式的默禱,「觀察思想」是靈修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要素,可引致對自我和神聖存在的認識。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