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默觀自然和靜默祈禱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4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艾瓦格略通過聖經,自然和純潔的祈禱而接近天主的理想是沙漠教父/教母生活的根本:「那個時代的一位智者去找聖人安多尼,問他說:『父親,當您缺少了可以給予慰藉的書時,您能快樂嗎?』安多尼回答說:『我的哲學家朋友,我的書是大自然的萬物;當我想閱讀天主的話語時,這本書總是擺在我面前。』」
艾瓦格略進一步指出:「至於那些遠離天主的人……天主使他們有通過受造物作為媒介的可能而進入對祂的認識和祂對他們的愛。」
這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階段。我們的態度成為具有默觀精神的。我們了解每個人和所有事物中的神聖本質,但我們仍然處在這個世界中,並且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是“行動中的默觀”的階段,他/她從出於憐憫的精神中心行動。有一個關於聖安多尼的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種態度:
聖安多尼曾向天主祈禱,以表露出他與誰是相等的。天主卻讓他明白,他還沒有達到亞歷山大某個皮匠的等級。安當離開了沙漠,去找皮匠,問他如何生活。他的回答是,他將收入的三分之一捐獻給了教會,將三分之一的收入捐獻給了窮人,其餘的留給了自己。對於安多尼自己放棄所有財產並生活在赤貧中的沙漠來說,這似乎不是一項與眾不同的任務。所以那不是另一人的優勢所在。安多尼對他說:“是主差遣我來看看你的生活。”尊敬安多尼的謙卑皮匠便告訴了他,關於他靈魂的秘密:“我沒有做任何特別的事情。唯一的是,當我工作時,我看著所有路人說:「願他們都獲得拯救,我,只有我會喪亡。 」
我們在世界上繼續履行我們的日常職責,但要意識到神。這種覺悟滲透到我們的態度和行動中。如我們一樣的普通勞動人民的沙漠故事之種種範例,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我們在凱爾特基督宗教中發現了同樣的想法:「永恆的光得以通過聖經作品和萬事萬物而顯露。」(若望司各特愛留根納,第九世紀)因此,這是一種人類經驗,與特定的時間或地點無關。我敢肯定,閱讀這些「作品」的許多人都經歷過類似的奇妙和敬畏,一種「更多」的感知,當面對自然之美,日落之美時。
靜默祈禱也提供了同樣的經驗,許多祈禱方法都引致於此祈禱。但是對我來說,默禱特別能使這種經驗發生。關鍵是要放下各種思想和圖像,甚至是天主的:「當你祈禱時,不要幻想神就像你內在形成的某些圖像。也避免讓某種形狀的印記給你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是要擺脫一切物質,接近非物質的存有,然後你將獲得理解。」
我們向著真正的「自己」和內在基督的朝聖旅程之初並不一定是完美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忠實地堅持我們的祈禱之旅,並樂於改變。放下恐懼,愛就可以取代它。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