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人類聖召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4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艾瓦格略龐帝古斯,最初是公元四世紀時建立的「東正教」教會的一個成員。他為標誌著早期教會的所有辯論做出了熱情的貢獻,這些辯論基本上是關於耶穌的真實身份以及他的生活和教導的意義。隨後,由於個人原因,他離開了俗世生活,成為了一位深受歡迎和尊敬的「沙漠教父」,一位真正的「阿爸」。他非常需要普通基督徒男女的靈修指導,他們像他一樣隱退到埃及沙漠,度著以耶穌為榜樣的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艾瓦格略過著完全致力於祈禱的極端苦修的生活,正如我們可從福音中所看到的變化那樣:「去變賣你的財產並捐給窮人,背起你的十字架,這樣你就可以不分心地祈禱。」 祈禱和跟隨耶穌對他而言是相同的。但是他所強調的是個人祈禱:「虛榮勸告在市場中祈禱,但誰若抵抗它,就在他的房間裡祈禱。」
由於他在俗世以及在沙漠中的生活,他讚賞神學,信德和實際靈修經驗的重要性。他沒有分開這些面向:「如果你是一位神學家,你真的祈禱。如果你真的祈禱,你就是一位神學家。」不僅對他自己,也對所有早期基督徒而言,神學和默觀祈禱是齊頭並進的。
艾瓦格略完全確信人類的聖召是在其內發現天主的「形象」,並實現神聖的「相似」。他展望此靈性之旅為兩個階段:「實踐」 (praxis) 和「理論」(theoria)。 「實踐」指的是靈修之路,祈禱幫助我們走向自我認識,理解我們的自我驅動的慾望,它們使我們脫離了真正的「自己」。我們對真實的自己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越能釋放自己的惡習並以德性行事。
「理論」是默觀天主。艾瓦格略認為「理論」本身也包括兩個階段。大自然是天主的創造物,是默觀的第一個層次,是那「無法顯現」的顯現。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創造界被視為本質上是好的。因此,它使我們能夠從普通的表面現實滲入到神聖的現實:「至於那些遠離天主的人……天主使他們有通過受造物作為媒介的可能而進入對祂的認識和祂對他們的愛。 」 因此,不僅聖經,大自然本身也可引導我們走向一種「知道」的感知,一種內在聯繫的感知和一種驚奇的感知。
默觀的第二個層次是對感官所不能接收到的事物的默觀,是「通過二靈性的簡單一瞥」。這是「純淨的」祈禱,只有通過超越表面並逐漸釋放所有思想,圖像和形式,才有可能達成。是從多元到簡單的運動。這就是默禱。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