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2. 逃避的策略

如果我們沒有把默禱當作一種祈禱﹐一種靈性的修練﹐而以為只是一種放鬆減壓的方法﹐甚至只是讓我們逃脫到幻想世界中﹐那麼我們或許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也不會幫助任何覺醒或轉化的發生。其實﹐「自我」(“ego”) 只會阻礙我們的進度﹐而且只會加深我們對自己及其他人的錯覺。不但沒有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反而壓抑了我們的憂慮及思想。


再者﹐我們寧願花時間利用我們的理性去理解那祟高的真實 (Higher Reality)﹐也不願意放下我們的思想去體驗寧靜及靜止。哲學和神學也很快教曉你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理志能力的基本限制。第二世紀的亞歷山大城的克來孟 (Clement of Alexandria) ﹐是第一位基督宗教教父提出天主是超越我們可以理解的這個思想︰「天主…是難以形容的﹐衪超越一切言語﹐一切概念﹐一切思想…天主不局限於某一個空間﹐但衪在一切空間﹐時間﹐名字及思想之上。天主沒有限制,沒有形式,沒有名字」。


有關神聖者﹐從來也沒有一個最終的正確答案﹐想法往往互相矛盾﹐不斷取代以往的嘗試。一切理論或神學也只局限於個人的傳譯。最能夠接近真正的啟示和智慧﹐是當我們能把默觀與神學並行的時候。初期教會很明白這一點︰「祈禱的人就是神學家﹐神學家就是祈禱的人。」(艾瓦格略 Evagrius) 只有在靈性旅程中﹐我們以深層的直覺去真正認識這「最終的真實」(“Ultimate Reality”) 。但不論是那個年代或文化背景的神秘主義者也指出﹐以言語來表達這超越個人的經驗是不可靠的﹐表達方式是有限的﹐是不可能的。若望邁恩在《沈入靜默》(“Word Into Silence”) 中引述 Alfred Whitehead 說︰「如果對人類智慧的限制沒有一種突破的渴望﹐我們是無法默想有關時間及自然創造力的奧秘。」


關鍵在於透過深切靜默祈禱的經驗。我們可以在阿奎那的聖多默身上看到這個重要性。他花了一生的時間在寫作及把神聖者理論化後﹐得到了靈性的體驗﹐使他透切明白到我們嘗試利用理性思想是徒勞無功的。他把所有自己的著作看作成「稻草」﹐從此也不再寫作了。


追求理解是自然的﹐也是值得表揚的。但是我們的「自我」往往喜歡把「最終真實」理論化﹐並且經常嘗試幻想超越其他人。理論化﹐哲學化及神學化是一個愉快及安全的過程。這是為了避免要下真正功夫的最理想方法。默禱是經驗「最終真實」的一條最尊貴的道路。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1. 努力與恩寵

多默福音中的耶穌通過鼓勵我們理解他言論的教訓來指導我們,但同時明確地將救恩的責任放在我們自己的肩上。有趣的是,找到這些言論的真正詮釋類似於奧利振(Origen)所強調的,對聖經深層專注的閱讀,據他所言,是由默觀祈禱引領並輔助。這種對聖經文本的深刻而直觀的接觸,被推崇為是一種...

 
 
 
50. 多默福音

多默福音中耶穌的教導美好地表達了我們一直在談論的內容。它鼓勵我們向神聖現實和神聖智慧開放。福音中展現出的真正自我認識的方法是,於內在的靜默中真正聆聽他教導中的深層靈性之重要意義。他包含一切的恩寵為我們的努力提供支持。 多默福音是耶穌時代及隨後幾個世紀以來,仍然占主導地位的口...

 
 
 
49. 心理學和靈修學

我們一直在兩個層面上探索自我認識的重要性。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自我的詭計,正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所說, 「清理我們的感知之門」。我們注意到了自己和天主的各種形象,它們能在走向神聖的道路上阻礙我們。其次,我們需要記住,我們不僅僅是表面的自己;我們對自己...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