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有關批判
- WCCM Hong Kong
- 2010年3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沙漠教父教母把他們的生活和祈禱建基在耶穌的教導上。真福八端是他們的誡命。他們個人體驗到生命中最困難的事情就是不要判斷他人。因此﹐他們把耶穌的山中聖訓 –「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牢記在心中。我們在「沙漠教父的話」(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中可以聽到 : 「長者曾經說過 : 『沒有什麼比判斷更差的事情』。他們知道往後的人的思想和心神。他們是一流的心理學家。他們明白到, 當我們判斷時﹐事實上﹐我們潛意識地是在判斷自己。這些是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我們把這些感覺投視到別人身上。其實﹐我們所批判的行為﹐也可能是我們潛在的行為 : 「不要指責嘲笑或判斷你的近人﹐因為當你指向他們時﹐也有另外三根指頭向著自己。」(Bear Heart - ‘The Wind is my Mother’)
我們經常傾向說三道四﹐判斷和批評他人﹐這其實顯示了我們還未平復的傷口﹐及當我們年輕時被別人塑造的習慣。承認並接受自己的傷口﹐引領我們「淨化情緒」﹐達致靈性之旅的其中一個目的︰「任何人如果不能對朋友真實的或是明顯的過失閉起雙目﹐他還未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Maximus the Confessor) 這個從沙漠中的故事例證了所需的態度:一位弟兄犯了過失。聆訊庭展開聆訊﹐並邀請長老梅瑟出席﹐但被他拒絕。神父於是派人跟他說︰「來吧﹐所有人也在等候你。」梅瑟於是起來去了。他拿出一個漏水的水壺,用水裝滿,並隨身攜帶。其他人出來迎接他,對他說︰「阿爸﹐這是什麼?」長老對他們說︰「我的罪過在我身後溜走了﹐因此我看不見它們﹐但今天我卻來審判別人的過犯。」當他們聽了這番話﹐便不再對那弟兄說什麼﹐並且寬恕了他。
此外﹐當我們判斷他人時,我們就像拍照般凍結了他們﹐把他們鎖定在某個時刻﹐抹煞了他們任何改善或進步的機會﹐但事實上事情可以一瞬間便發生:長老 Xanthias 說︰「盜賊在十字架上只是說了一句話﹐人們便接受了他﹐眾多門徒中的猶達斯也只是一夜間便白費了以往的一切努力而從天堂下降到陰府。」(沙漠的教父的故事)
默禱是一個工具﹐幫助我們達致這種不判斷﹐更有同理心的態度。然而﹐當我們默禱時﹐我們往往也批評自己︰「為什麼我的腦海總是充斥著思想?為什麼我總不能坐定下來?」不要判斷。不要被你的思想鎖住﹐也不要被你的情感吞沒。只要接受。只要觀察什麼思想浮現在你的腦海裡﹐並且給它名命﹐然後輕輕地回到你的短誦。成為一個不偏不倚的旁觀者。這種方法很快便成為我們存有的一部份﹐讓我們解脫﹐憐憫及覺醒。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