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四旬期反思 - 聖灰星期三
- WCCM Hong Kong
- 2021年2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1347年至1350年期間,歐洲四分之一的人口死於其中之一個最嚴重的瘟疫爆發。旅客需接受四十天的隔離期,醫生穿著皮革防護服,坊間也流傳着奇怪的療法。受感染的人被限制外出,只能留在其房屋內,並需於大門畫上十字架,象徵着這是天主懲罰人類罪過的方式。由於很難攻擊天主,因此猶太人常被當作替罪羔羊,這是歷史上普及的陰謀論。醫院人滿為患,經濟崩潰。街上成群的懺悔者和補贖者唱著祈禱文,避免天主的憤怒。並且彼此安慰,因為當我們遭受痛苦或面對死亡時,我們會為自己內心的孤獨和內心的混亂感到恐懼。我們的常規慣例被打亂,我們因為質疑着平常會抱怨的一切事物而變得不知所措。
為什麼是灰燼?它是一個古老的象徵,提醒着我們每人都會經歷死亡。亞當(這個名字的意思為“灰土”)因為不聽從主的話而開了雙眼後,初次對自己的裸體感到羞恥。「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這句話是天主對那時候的亞當說的。當約伯的痛苦使他不堪重負時,他用灰燼掩蓋着自己。現今,把灰燼放在我們的額頭上是一種交感的魔法或順勢療法,我們用少量的植物促進癒合過程。所有的復原都是自我修復,但通常需要外界的幫助。(耶穌對一個他治好了的人説:“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去罷!(谷5:34))。灰燼象徵着我們接受死亡。奇怪的是,它使我們感覺更好,因為我們不再否認它。當我們承認自己是灰塵時,當我們接受了自己是塵土時,我們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因為那時我們就能看到自己不僅僅是塵土。
為什麼是星期三?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為這是一星期的中間,也很大可能因為它是復活節倒數的前40天。也許因為那天是土地之神奧丁(Woden)的日子。更重要的是,“我會否趁這個季節,更加著重生活上心靈之旅”嗎?我的存在其實不需要為精神上的生活而刻意騰出空間。人生本身就是旅途,我今年將如何渡過四旬期? 或許把灰燼放在您的額頭上作開始吧,以提醒自己最後也會歸於塵土,並獲得重生。它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坐在同一條船上。即使在疫症期間(殘酷但不如14世紀那樣糟糕),我們也可以在封鎖的情形下找到社羣的意識。在現在的情形下,與其沉浸在一連串的自責中,倒不如每周與他人在線上進行至少一次默禱。與其披着麻布和灰燼,倒不如用默想的方式,專注於更深更忠實的誦念短誦。
首先,您可以在我們的新網站上進行有關的基礎複修課程。在“如何默禱”頁面(wccm.org/meditate/how-to-meditate/)上有一個計時器,一個簡短介紹默禱的動畫視頻,和兩個免費課程。
我期待與您一起展開四旬期的旅程。寫這些反思是我的四旬期任務,希望對您有幫助。
文之光
“ 在老人袖子上的灰燼,
全是玫瑰燃燒後留下的。
空氣中懸浮着的灰塵
標記着故事的終結,
吸進灰塵的曾是一間房子-
牆,壁板和老鼠。
希望和絕望的死亡,
這是空氣的死亡。”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