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 四旬期反思 - 復活主日













(若20:1-9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裏。)


一週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裏⋯(若20:1a)


近年來,瑪利亞瑪達肋納在門徒中的真正意義有了一個重新評估。我們知道,她與耶穌的親密關係,可能會成為「男人會」成員【譯注:對神職班的笑稱】的問題。減少她的角色的一種方法,就是把她的身份,與那蒙耶穌驅魔而改邪歸正的妓女混為一談,儘管這說法太沒有理據。

但是即使在今天的福音書中,儘管她不是什麼樞機級的大人物,她卻顯赫萬千。她是第一個到達空墳的人,然後成為宗徒的宗徒。如果復活是要使世界內外翻轉,並暴露其虛假的價值體系,那麼,由弱勢群體中的一位,例如婦女中的瑪利亞瑪達肋納,能夠說「我看見了」,是理所當然的。「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裏。」


過了安息日,她才能夠起程,就馬上出發。其他門徒還在睡覺嗎?對復活的認識和理解要從這裡開始,但距離完成還很遙遠。我們也需要時間才能看到。當曙光開始時,我們仍然處於黑暗中。


⋯她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若20:1b)


那阻擋墳墓入口的巨石,象徵著死者和活人的分離,也使他們彼此之間保持安全距離。在我們自己內,也有多少障礙和壓抑,而我們更沒有力量來移動。


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裏了。」(若20:2)


我們奔跑,常是當我們因緊迫或希望而受推動、而一直都沒有感到這份緊迫或希望,直到有事情觸發,例如:火車快要開動,或朋友到來。她告訴他們那時所知道的一切,僅此而已。雖然,一些巨大的事件可能會出現,但是當內在經驗仍未能驗證外在證據之前,不該也不可言喻。從我們自己的新維度所產生的知識,在其誕生之前,還要走很長的路。


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往墳墓那裏去了。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裏。(若20:3-4)


伯多祿是那十二人的領袖,而若望是與耶穌最親近的門徒。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扮演這些角色的,但是這使故事更令人信服:他們兩者應該存在於團體中。這兩角色同時運作,他們一起奔跑:若望跑得更快,是因為他年輕,還是因為更強的愛情所力推?


他俯身看見了放着的殮布,卻沒有進去。隨着他的西滿 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着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着。 (若20:5-7)


提到殮布,促使日後有關屍體是被帶走的說法。若望容讓伯多祿先入墓穴觀看,這也許表明了對伯多祿地位的尊重。即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短暫的印象和較少的擔憂也同時發揮作用。


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 (若20:8-9)


若望首先相信了,但仍然沒有完全明白他所信的:就像我們。新黎明的光芒越來越強烈。

兩個人離開。瑪利亞留在墓前哭泣,成為遇見、看到,並認出復活耶穌的第一位。在漆黑中,她停留於悲傷,卻將光芒帶給其他人。


讓我們一起說:「主復活了,他的確復活了。 阿肋路亞!」


謝謝你們在四旬期曠野中,結伴反思。感謝你們提出的許多意見,使我得以繼續每天執筆。非常感謝各翻譯團隊,對本人偶爾在最後一刻才交稿時的耐心,和忠誠地獻出對他們一技之長,從而加深了我們在過去六個星期內所形成朝聖者團體。


復活節快樂!


文之光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