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若望邁恩和初期教父們
- WCCM Hong Kong
- 2014年1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看到若望邁恩在閱讀格世安的祈禱方式時感到多麼的高興,它對他個人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但它並不是格世安的教導與若望邁恩產生共鳴的唯一方式。他通過重複一個祈禱詞而重新發現了祈禱以外更多的東西,他以當今基督宗教迫切需要的一個視野與其重新連接,就是強調與整個人類,受造界和神聖之間的完整性以及一種靈性互聯性。這就是貝德葛力費神父 (Fr Bede Griffiths) 稱他為「當今教會最重要的靈性嚮導」的原因。
若望邁恩在《沉入靜默》的開場白中清楚地表達了這種視野:「基督徒生命願景的美麗在於它的合一願景。它看到全人類已經被與天父合一的那位所合一。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創造,也都被吸引至朝向合一的宇宙運動中,這將會是神聖和諧的實現。」
因此,人類不是分離和孤立的在一個漠不關心的宇宙中,而是通過基督與整個宇宙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構成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若望邁恩的堅定信仰是「耶穌派遣他的聖神居住在我們內,使我們所有人都成為聖潔的宮殿:天主居住在我們內……然後,我們知道我們分享天主的本質。」將他與聖保祿,還有初期的教父亞歷山大·克來孟(150-215)和奧力振(186-255)聯繫在一起–「這秘密就是–基督在你內」。後者用類似的話語闡述了對現實的相同觀點:「每個靈性存有本質上都是天主的宮殿,被造以接受天主的榮耀。」由於與神聖的這種深層聯繫,我們的本質相似天主,我們可以經驗到天主的臨在。正是這種深奧的關係證實了我們的祈禱方式,並提供了使我們向「天主的奇妙和光輝」敞開的潛力,完全意識到「我們與天主融為一體」。
但是,初期教會關於祈禱的教導所強調的是必須把言語拋諸腦後,像若望邁恩一樣,也正如亞歷山大·克來孟(Clement of Alexandria)所說的,神聖的奧秘是純粹的存有:「純粹的存有是你所能達到的最接近天主的概念……祂是不可言喻的,超越所有的言論,超越每個觀念,超越一切思想。」因此,我們與天主聯繫並經驗其臨在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深層的靜默祈禱之門。克來孟對此祈禱的描述如下:「我們祈禱……當我們在靈魂的『內室』,我們只懷有一個念頭,就是『以言語無法表達的嘆息』來懇求天父,而祂在我們還在講話的時候就已經臨在了。」
耶穌關於祈禱的教導,尤其是在瑪竇福音6:6中所記載的是其後所有教導的基礎。在基督宗教的初期世紀中,其重點是遵循傳統,而不是像當今這樣遵循個人的解釋和觀點。只有當它忠實地反省耶穌的話語時,任何的聲明才被推崇為是真實的。因此,在初期教父以及沙漠教父教母們的教導中,我們看到了對靜默,獨處和寡語的同樣強調。他(她)們的神學,他們在語言中的表達是基於他們的祈禱經驗。同樣,若望邁恩強調說我們的祈禱經驗證實我們的信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