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7. 對給予知覺和情緒關注力的重要性

科學使我們意識到,我們是一個完美整合,相互連接且充滿活力的系統,與寬廣的宇宙整體緊密相連。然而,我們彷彿仍然生活在一個以膚色定義的邊界裡,彼此獨立並與他人和環境隔離。即使在此外在隔膜中,我們也視自己為由身體,思維……等分離的部分所組成,靈性部分有時被完全的忽略。不僅如此,我們還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去只重視一部分,而完全否認另一部分的價值。其結果是破碎和缺乏平衡。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在做什麼,並開始接納我們所有層面的價值是平等的,其形成一個未破損的整體。我們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知道身體,思維和靈性是我們整體存有的不同層面,因此它們彼此緊密聯繫並相互影響-我們的身體反映了我們的思維狀態以及我們與靈性的聯繫,反之亦然。


我們被賜予了一個可以在此物質平面上運作的物理性身體。但是,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知覺,感覺和情緒也是其一部分。我們的文化仍然僅重視思維和心理進程,並且我們被告知要忽略引致情緒的知覺和感覺。所有這些都被認為是「非理性的」,因此不值得我們關注。這就是「正念」在我們的時代被重新發現的所在,儘管它是包括基督徒在內的許多文化中的古老訓練,但卻為我們的生命做出瞭如此有益的貢獻。


我們的感官不應該被壓制,因為它們是我們與所處環境的首次互動,在其內我們可以找到自己。以物理性水平來講:我們時常注意掠過髮絲的風,照射在臉上的陽光,映進房間的光線或在靠近窗邊之樹的葉子上玩耍以及風雨聲嗎?我們時常忽略不僅在鄉村甚至在繁忙的城市中都可以發現的美麗嗎?我們時常忽略不完全正確之事物的最初知覺嗎?


但是,這些知覺不僅引起一種身體上的反應,也可能引起感恩和驚奇的靈性反應,而且也帶有情緒。那就是艾瓦格略最感興趣的方面。在《實踐》中我們聽到他說:「禁慾生活(基於靜默操練和深層祈禱)是淨化靈魂之情感部分的靈性方法。」靈性道路的第一步是要察覺到我們的知覺並承認那些伴隨它們的感覺,而不是忽略它們。一旦我們意識到一種知覺,並且其緊接著的感覺,我們就應該問自己,它是從哪裡來的,我們進入了哪個條件記憶中?這樣,我們就有機會「淨化我們的情緒」,使它們擺脫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認知的「未滿足需求」之條件作用。感覺是我們體內對其進行口述及其含義之先的思想。當我們無視我們的知覺,感覺和情緒,且不反思它們時,那麼我們只有一半的活力。當這些情緒持續未經審查時,它們就會增加力量,然後成為慾望和思想。它們將會潛意識地引致我們採取一些不可阻擋的行動,它們可能是積極的,但往往卻是消極的。


情緒對於加深我們的生命經驗至關重要,但我們需要警惕它們的根源是來自哪裡。這種被靈性直覺支持的覺悟,將幫助我們在它們明確地採取形式而進入特定的慾望和思想,及其隨之而來的行動之前理解它們。我們的慾望和思想構成了我們被造存有的一個層面,即「自我」,它是非永久性的,且不斷變化。在沒有「正念」和清晰的覺悟下,自我可以阻止我們進入我們存有的靈性部分,使我們倉促的進入自動反應中。


這就是艾瓦格略所提出的必然發生的事件鏈:感官印象引起有條件的或自由的感覺;它們反過來導致強烈的積極和消極情緒與慾望,在思想中得到描述。一旦我們達到這一階段,我們就會將這些思想轉化為行動。艾瓦格略稱這些強烈的慾望/思想為「魔鬼」(如果是消極且未經審查的話),因為如果我們不在我們的條件作用和傷痕中留意它們的起源,它們就可以對我們生命中的感知和行為具有「惡魔般的」力量。


「如果任何隱修士[默禱者]希望對一些更兇猛的魔鬼[思想]採取估量,那麼讓他仔細地考察自己的思想。讓他觀察它們的強度……並密切注意它們的上漲和減退。讓他好好記錄他思想的複雜性…其所產生的魔鬼(慾望),按其連續的順序與其聯合的性質。然後,讓他向基督詢問他所觀察到的數據之解釋。」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自我認識對抗自我迷戀

我們已經看到自我認識是「觀察思想」的成果。但是,以這種方式使用自我意識以及將注意力集中在「魔鬼」和「自我」的詭計上,具有一種內藏的風險。對真正自我認識的尋求很容易會轉變為一種自我迷戀。我們變得如此著迷於識別我們的「未滿足」生存需求,以及那些引致「魔鬼」並控制我們行為的「傷口...

 
 
 
51. 淨化情緒

格世安在其《第一會談》中引用梅瑟院長回答了他及他的朋友曼努斯關於靈修生活的問題,他說:「我們的誓願目的是為了天主的國或天國。但是,我們的參照點和目標是一顆純淨的心,沒有它,任何人都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顆「純淨的心」正是格世安的老師艾瓦格略在「觀察思想」中的目的,一種在...

 
 
 
50. 隱藏在我們思想中的魔鬼

艾瓦格略在《 實踐》中解釋說:「思想共有八個普遍和基礎的類別,其中每種思想都包括在內。首先是貪食(貪婪),然後是不潔(淫欲)、貪財、悲傷、憤怒、懶惰、虛榮、最後是驕傲。」正如我們將看到的,所有這些思想都是由於我們童年時期的自我創傷造成的,它們實際上或僅在我們看來,是對部分或...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