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創造的驚奇
- WCCM Hong Kong
- 2014年2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我們只能驚嘆於大腦的錯綜複雜性及其與身體/思維 /情感的聯繫。不足為奇的,初期的基督徒們感覺到我們對天主的創造之美所能做出的唯一反應就是驚奇和敬畏,而這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都的艾瓦格略(公元4世紀)(Evagrius of Pontus) 是著名的沙漠教父之一,也是若望格世安的老師,將大自然實際視為是靈性之旅的第一塊踏腳石。對他來說,這是默觀的第一個層次,就像大自然對他一樣,而其它沙漠隱士們是不可顯現的一種顯現,即神聖。在那個層次,我們被運輸離開普通的表面現實,並暫時拋棄了「自我」視角的二元性,接受了神聖現實之太一的驚鴻一瞥。他在給朋友梅拉尼亞(Melania)的信中寫道:「至於那些遠離天主的人……天主使他們有可能通過受造物的媒介而接近對祂的認識和祂對他們的愛。」我敢肯定,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曾經經歷過這些自我遺忘的時刻,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之情的同一感,也許是在面對美麗的日出或日落時,或是沉浸於滿月的光輝中,或被包圍在沙漠中的盛開花叢中或獨自站在雪山之巔。這些時刻是刻骨銘心的,並灌輸了對此包含一切的更高現實之存有的絕對信念。
然後,我們「認識到」在我們之內和周圍的神聖本質。耶穌在多默福音中說:「我是萬物的光。我是所有:一切都來自我,也最終到達我。劈開木柴,我在那裡;舉起石頭,你會在那找到我。」根據艾瓦格略的說法,這種意識水平會最終引致我們進入對萬物的第二默觀層次,不是以感官觀看,而是直接「通過靈性的單純一瞥」,它是深沉和靜默的默觀祈禱或「純潔祈禱」的成果,正如沙漠教父教母所稱呼的。他們教導說,只有逐步放下所有的思想,圖像和形式(換句話說就是「自我」,即我們的左腦思維),才能穿越這些層次。這是從多元性到單一性,再到純粹以忠實地重複一個「公式」而進入的靜默。如你所知,這是若望邁恩在若望格世安的著作中重新發現的基督徒默禱的基礎。他強調說:「我們知道天主親密地與我們同在,我們也知道祂無限地超越我們。只有通過深刻而釋放的靜默,我們才能調和此神秘悖論的對立。」
在前三次的每週教導中,我們看到了自己天賜的能力而可以對不同的感知模式保持開發,進入通往這兩個默觀等級的道路。但是,我們都知道此關鍵-單點專注於我們的短誦-絕非易事。我們中的許多人在面對一個充滿各種思想和圖像的思維時都會得出結論:「這不適合我!」「我做不到」”,所以我們就放棄了。不是只有我們有此經驗。普洛提諾(Plotinus)(205 – 270AD)–對初期的基督宗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曾經說:「為什麼我們內在擁有如此偉大的事物,我們卻沒有感知到它們……為什麼有些人根本就沒有激活它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放棄或堅持下去。若望格世安在這裡強調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因此,人類始終有自由意志去忽略或去愛……那就是恩寵。」
此引述表明我們不僅需要專注,而且也需要恩寵的幫助。我們不能單憑意志力來進入這種高層覺悟。我們需要宇宙神的支持,祂通過我們存有的靈性部分而觸及我們。這種宇宙神/聖神的扶持之禮物在基督徒傳統中被稱為「恩寵」。正如艾瓦格略所說:「聖神憐憫我們的軟弱,儘管我們不純潔,但祂還是經常來探望我們。如果祂發現我們的靈性由愛中為真理而向祂祈禱,那麼祂就會降臨於此,並驅散困擾它的思想和推理之層層包圍。」這條引述的重要部分是「如果祂發現我們的靈性由愛中為真理而向祂祈禱」。此觸及我們的恩寵禮物,我們的意向,我們對與高層現實重新聯繫在一起的渴望 - 「我們對真理的熱愛」- 比單點專注於我們的短誦更為重要。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