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默禱–從左腦思維轉向右腦思維
- WCCM Hong Kong
- 2014年2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過去兩週的每週教導中,我們看到了大腦是一個天賜的工具,它使我們能夠進入我們存有的靈性基礎和神聖現實的更深層關係中。
它的關鍵是要單點關注我們的短誦,即我們神聖的禱詞。其它什麼也不需要。我們看到了它如何引導我們從思考到靜默,從壓力到放鬆,從二元到合一,從而展示了身心是如何的聯繫在一起。
對大腦兩個半球功能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大腦工作的效果。正如Shanida Nataraja博士在《幸福的大腦》中所指出的:「在處理傳入的感官信息和控制運動方面,左右大腦半球具有相似的功能:右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左側,而左半球控制……身體的右側。然而,在其他方面,兩個半球的功能是不對稱的。」
研究表明,儘管大腦中的所有事物都是錯綜複雜的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大腦的兩個半球之功能卻有所不同。 Shanida以語言為例:「由於左半球包含與書寫和口語相關的大腦區域,因此通常被認為是占主導地位的半球……儘管如此,然而,但大多數的認知技能都呈現出需要兩個半球的合作……右半球包含與理解和產生語言情感變化相關的區域。因此,兩半球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左右半球對描述世界各自產生了一部分且互補。 促進這種存在於兩個半球之間的合作之廣泛聯繫。」
顯然,我們行為的許多方面是由分佈在大腦多個不同區域的腦細胞活動引起的。然而,我們的左右半球為我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思維和認知模式。左半球使我們可以使用左腦思維,它更加的理性和分析性,但也不可靠,並且受我們內置的和有條件的過濾器約束(因自我是其中心); 右半球使我們可以使用右腦思維,它更抽象和概念化,也許它更真實,但其洞察可能很難由智力所領會(因直覺是其中心)。 《幸福的大腦》
我們的社會重視左腦思維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並在教育中給予了其相當大的重視。它對理性,邏輯,全神貫注的思想和計劃之強調,被認為是進步和成功所必需的。但這可能將我們限制在一種觀點上,就是僅集中於我們自己的利益和生存。這就是為什麼默禱在當今世界上至關重要的原因。通過對規律的默禱給予單點注意力,我們緩慢且更輕鬆地能夠轉向我們的右腦思維,連同其對直覺,創造力,靈修及其廣泛的包羅萬象之遠景的強調,其中包括考慮到我們的行為對他人的情緒之重要性及其對我們周圍世界的後果。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簡潔地說道:「直覺思想是一份神聖的禮物,理性思想是一位忠實的僕人。我們創建了一個尊重僕人卻忘記了禮物的社會。」
正如Shanida在上面的引言中所言,兩個半球的遠景是局部且互補的–兩者對於整合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愛因斯坦的成就也證明了這一點。再次,規律的默禱操練扮演著其角色。它不僅使我們能夠在兩個半球及其對現實的不同局部觀點之間更輕鬆地移動,使我們能夠將兩者都考慮在內。而且,如此做也加強了其聯繫-連接越牢固,兩個半球之間的切換就越流暢,反之亦然。因此,我們存有的理性和直覺/靈性部分都可以影響我們的行為,從而引致一種更平衡與和諧的存有方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