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7. 自我認識和關係

我們已經看到了自我認識和真實開放的關係,在靈性之旅上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我認識決定著所有關係的品質……它顯示出了[耶穌]向祂的朋友們的自我認識之禮物,就是祂通過聖神與人類建立普遍關係的基礎步驟……祂的自我認識是由其與天父的合一意識中衍生出來的。」 (《耶穌,內在之導師》第243頁)


當我們觸摸「基督的思維」時,我們的自我認識也從默觀祈禱的靜默中浮現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聽到聖保祿在其致羅馬人書中說:「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轉化自己。」因此,當我們放下自我的支配連同其分離的錯覺,以及對不能生存的恐懼時,洞察就會隨之而來。沒有自我的偏見和防禦態度,我們可以向神聖開放自己,容許與神聖的心愛且忠實的關係,與他人的真正信任關係。


此進程所引致的與神聖的結合是構成所有默禱教導的基礎:我們的思想,思維的運作和我們的情感都需要被超越,以便我們能夠在神聖內暢通無阻的經驗我們的真我。如果它們沒有被超越,我們就只是在欺騙自己,而正如公元四世紀的若望格世安所稱的「危險的平安」或「有害的平安」中漂浮。然後,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仍然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幻想的心理結構。我們必須抵抗這種害怕在夢想世界中迷失自我的慾望。


真正深厚的關係永遠是一種愛的關係。與神聖的結合是經驗一種愛的關係。它是基督徒對天主願景的本質:「誰若愛,就是天主的孩子,並且他認識天主,那不愛的卻對天主一無所知。因為,天主就是愛。」艾克哈大師在他的格言中顯示了其是最重要的:「無論天主做什麼,祂首先的突破點是憐憫」。


貝德葛立費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關於他中風後卻沒有死而感受到的一種損失。然後他聽到一個聲音說「交託給母親」,他就那樣做了。然後,他覺得自己彷彿被「愛海」環繞。後來拜訪他的人們說他成為了愛的化身–那位高冷的英國紳士不復存在了。

當若望邁恩被問到我們應該如何為默禱做準備時,他說我們應該通過一些小小的善舉。文之光說默禱取得進步的唯一標準是:「你的愛增加了嗎?」- 增加對自己和他人的愛。正如沙漠教父艾瓦格略所說:「如果你愛自己,就愛人如己。」在我們內心深處找到了天主之後,我們無處不可找到祂。


這是靈性生活的目標。但是艾瓦格略承認這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一位長者說他花了20年的時間奮鬥才將所有事物都看作是一個整體。」他對基督徒「愛人如己」的命​​令之建議是最難得到的事情之一,即「要以相同的程度愛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以超越盛怒的態度與所有人交往,也就是說,沒有不滿和仇恨。 」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52. 自我認識對抗自我迷戀

我們已經看到自我認識是「觀察思想」的成果。但是,以這種方式使用自我意識以及將注意力集中在「魔鬼」和「自我」的詭計上,具有一種內藏的風險。對真正自我認識的尋求很容易會轉變為一種自我迷戀。我們變得如此著迷於識別我們的「未滿足」生存需求,以及那些引致「魔鬼」並控制我們行為的「傷口...

 
 
 
51. 淨化情緒

格世安在其《第一會談》中引用梅瑟院長回答了他及他的朋友曼努斯關於靈修生活的問題,他說:「我們的誓願目的是為了天主的國或天國。但是,我們的參照點和目標是一顆純淨的心,沒有它,任何人都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顆「純淨的心」正是格世安的老師艾瓦格略在「觀察思想」中的目的,一種在...

 
 
 
50. 隱藏在我們思想中的魔鬼

艾瓦格略在《 實踐》中解釋說:「思想共有八個普遍和基礎的類別,其中每種思想都包括在內。首先是貪食(貪婪),然後是不潔(淫欲)、貪財、悲傷、憤怒、懶惰、虛榮、最後是驕傲。」正如我們將看到的,所有這些思想都是由於我們童年時期的自我創傷造成的,它們實際上或僅在我們看來,是對部分或...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