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 默禱的益處和靈性果實 – 文之光神父

兒童們有能力做純淨的祈禱 - 初期的基督徒們稱默禱為純淨祈禱,這是默禱的真正含義。因此,我們不應在靈修或宗教教育中限制他們,局限他們於放鬆的技巧,想像力的祈禱或指導性的默禱。我們不應將他們限制於此,就像我們不應僅將他們限制於道德指引,教理或信條資料一樣。所有這些都是好的,有用的,必要的,但它們並不是全部。在兒童與天主的關係中,那些不是他們最直接和最直覺可以做的事情。兒童可以比這更加深入。如果我們教他們這樣做,即使以我們有限的經驗,他們反過來一定會教導我們關於那份我們所擁有而危險地被遺忘了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在宗教傳統中默禱的靈性根源是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在這些傳統中不同種類的默禱操練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我們不應混淆那些不同層次的祈禱。僅僅因為我們可能已經孤立或切斷了這種默觀的能力,這不應該使我們相信兒童也做不到。那就等同於非常短淺的將他們出賣,而錯過與兒童相遇的恩寵,它是人類傳宗接代進程的一部分。

在某些情況下,純粹世俗的默禱方法是最好的,而你可以完全將天主排除在外。你無需將其與任何宗教傳統或靈修語言聯繫起來。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如此做,而其是最好的。我們可以只是將默禱當作獲得身體和心理益處的技巧。該領域的醫學研究是令人信服的。默禱對你是有益處的;科學家們告訴我們這一點。但默禱並不是由這些研究者們所發明的。

麻省總醫院精神身體醫學研究所的創始人Herbert Benson於1975年撰寫了《放鬆反應》(The Relaxation Response)。同年,我們在倫敦成立了默禱中心。他編寫這本書是為了從他的研究中證明,默禱作為一種純粹世俗,心理和物理的技巧,在減輕壓力方面的益處。 1984年,他撰寫了續集《超越放鬆反應》(Beyond the Relaxation Response)一書。在其後來的研究中,他表明藉著在宗教或靈性環境下操練默禱,可以增強他在之前的工作成果中所列舉的益處。他對此沒有任何的偏見。這純粹是客觀的研究。如果你相信什麼宗教或在某個宗教框架內默禱,你將獲得更多的益處。

默禱自然地屬於人類共同的靈性智慧,其最圓滿的含義將在此發現。這些益處是無可爭辯的,但是除了它們之外,你還會擁有默禱的靈性果實。幾千年來的神秘主義研究對此進行了描述和證明。膽固醇、憤怒控制、血壓、失眠、焦慮、免疫系統、壓力、抑鬱、驚恐發作、記憶力、自尊心、癌症治療都受到了默禱的受益影響;愛、喜悅、平安、耐心、仁慈、善良、溫柔、忠誠、自我控制以及對我們本質善的覺悟之靈性果實是使我們存有和感知的視野前進的成果,因為它們引導我們到達超越自我的自我認識,並引至到認識天主的門檻。

競爭和消費主義是一種自我本位,以自我為中心的活動。我,我的欲望,我的恐懼,我的形象。這些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強烈發展的自我主義共同活動;我們真的受過這些方面的訓練,只有贏家才能做到。我們在兒童們很年幼的時候就教給他們這些東西-即成為消費者,具備競爭力,要贏。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我們必須積極地進行干預,給與兒童們以經驗為基礎的覺悟,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年幼的兒童,你無需概念化它,但是你給他們一個體驗性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有另一種與自己和他人聯繫的方式。

在一種靈修傳統中進行默禱可為我們提供一個支援系統,一個團體以及一個屬靈友誼的環境,這對於作為人類和人類成長的經驗至關重要,因為這些默禱的果實有助於我們在操練中堅持不懈。這就是在學校環境中學習默禱所教給我們以及兒童們的東西。

回到你對學校同學們的記憶中。我從七歲起就開始讀書,與一群大約年紀相若的朋友們一起在學校很多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變得非常親近。顯然,不是與每個人都那樣親近,但這是一種強烈地對“我們的團體”的身份認同感。這是兒童在自己家庭以外的社交環境中所擁有的第一個與人聯繫的經驗之一。

如果他們能夠學習,並且確實學習與其小組及在小組中,作為小組的一部分,在教室裡進行默禱,那麼他們正在學習一些極其有益於他們以後的生活中關於社交關係的東西。他們可以認識到我們邊緣化小組中某些人的標籤,誇張的描述以及方式並不是絕對的標籤,也不是絕對的關係形式,我們可以超越它們。與規律的群組一起默禱5、10、15分鐘,對於我們對社會歸屬感的形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然,在學校環境中的默禱可以配合某個單一信仰。它也可以純粹世俗的方式或在混合信仰中實踐。我們教導的默禱方式的優勢之一是短誦,它是在所有宗教傳統中都能找到的。今天,我們還發現了一種後現代現象,人們沒有信仰上的身份認同,或者除了耶誕節電視節目以外,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培育。默禱強調信仰和信念之間的區別,而如果我們要回答有關天主是否有偏愛的問題,那麼這種區分便極其重要。

信仰是我們建立關係,實踐承諾,寬恕和超越的能力。我們需要信念,我們需要信念體系,我們需要規則和條例,我們需要界線,我們需要神聖的標記,我們靈性之旅的兩個方面,即信仰和信念,是相互聯繫的,應該是以令人愉快且令人興奮的方式相互聯繫的。 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默禱可以在任何群體中操練,因為它純粹是一種信仰方式,容許我們與多樣化的信念一起生活。

聖多瑪斯·阿奎那說過,生命的目標和賞報就是與天主結合,他給出了一些與天主結合的定義。我喜歡他所講述與天主結合的第四個特徵,他說:「有一個最高愉悅的團體,在其中,所有人共同分享相同的善,彼此相親相愛,彼此為彼此的幸福而喜樂」。這當然也必須是教育的目標。它解釋了對孩子們進行默禱教學的重要性,因為默禱帶領我們進入與天主結合的經驗中。它也解釋了為什麼天主沒有偏愛,因為當我們成為完全活著的全人時,我們幫助彼此茁壯成長。我們看到我們的繁榮和幸福並不是要以犧牲他人為代價,而是有足夠的空間去發展,因為實際上有一位我們稱之為天主的無限源頭。因此,我們彼此蓬勃發展,我們彼此之間無論多麼的相似或不同,我們都會為彼此感到喜悅。這就是競爭的結束,也是共融的開始。


默禱講座系列2012A · 1月-3月 與兒童默禱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1. 天主有偏愛嗎?- 文之光神父

歡迎來到我們團體外展項目的第一個默禱研討會,以此迎接普世團體成立二十周年。 我曾經問過一位明智的年老拉比一個問題 - 天主有偏愛嗎? 他想了一會兒說道,作為一個年輕人,他曾明確地相信天主有偏愛。天主的偏愛就是衪特選的民族,特選的子民,猶太人。到了中年,他重新考慮這一點,並逐...

 
 
 
2. 默觀的能力 – 文之光神父

默禱對是簡單,自然,對我們有益處。在過去的六十年中,醫學向我們保證了這一點。每週都有新的研究文獻發表有關默禱的益處。幾千年來,所有傳統的靈修智慧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將學習到兒童非常自然和熱切地對默禱作出回應,他們喜歡默禱。他們可以默禱,他們喜歡操練默禱。也許我們中許多人會在...

 
 
 
4.湯斯維爾學校中的基督徒默禱 - CATHY DAY 博士

我們為什麼選擇敢於在我們的每一所學校(總計12,000名學生)中引入基督徒默禱,因為我們希望他們擁有這種經驗。據我們所知,我們是唯一實際推行過此類項目的系統性教育組織-在我們所有的學校中引入基督徒默禱。我有一個決策基準,它很簡單:這對我們所有的學生是不是都有益處呢?我感到在...

 
 
 

Comments


© Copyright 2019 by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Simplified Chinese content,

please visit our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请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中文简体内容

默祷2.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