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默觀的能力 – 文之光神父
- WCCM Hong Kong
- 2020年11月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默禱對是簡單,自然,對我們有益處。在過去的六十年中,醫學向我們保證了這一點。每週都有新的研究文獻發表有關默禱的益處。幾千年來,所有傳統的靈修智慧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將學習到兒童非常自然和熱切地對默禱作出回應,他們喜歡默禱。他們可以默禱,他們喜歡操練默禱。也許我們中許多人會在生命晚期對默禱產生興趣,以此作為加深祈禱,尋找更深默觀層次的一種方式–一旦你品嘗到天主的滋味,你會想要更多,更加深入。或者,當你去看心理醫生或全科醫生時,他們會告訴你有關膽固醇或壓力指數,“為什麼不嘗試默禱呢?”
我們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而進行默禱,我們會發現它具有挑戰性,我們會感到困難。一旦我們開始認真的操練,我們就開始觸及內在的某些局限性。每種操練也是如此。每項操練都將我們帶入一個超然的階段;我們超越自己。操練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它挑戰我們。
它就是要挑戰我們。除非我們受到挑戰,除非我們努力克服這些局限性,否則我們不會成長。
它挑戰了我們自我的根源。這是對默禱的基本靈性理解,即它使我們超越自我。兒童和成人之間的區別就是自我的密集度,複雜性和歷史形態。兒童有自我。我們容忍他們;如果我們不必與他們同住,我們甚至可能會覺得他們很有趣。在不同年齡,孩子的自我具有不同的表達形式。
作為成年人,我們像耶穌的門徒們在福音故事中所做的那樣,激烈地爭論誰是最大的,我們為優越性而競爭。當我們進入世界,我們進入了一片競爭的叢林。我們向年齡很小的兒童講授競爭力 – 年紀越來越小 。兒童也可以嫉妒和競爭,並彼此感覺優越,但他們的自我通常不是那麼的密集,更容易去超越,他們可以更流暢,更快速地從互相競爭演變彼此合作。這便是耶穌在面對門徒們的政治自我時,試圖在那個教導時刻所談論的東西 – 即誰將在天國中獲得最好的「內閣地位」。
他所講的另一件事是,我們必須學習如何「以我的名」收留一個小孩子。那是一個微妙的說法;而不是一個神奇的公式。「以我的名」是指一種關係。我們或許可以說,以我的名收留一個小孩子就是收留內在於他們的天主。透過收留內在於他們的天主中 - 合十禮 - 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內在於自己的天主。因此,以衪的名收留一個小孩子就同樣地收留他內在的天主。
這使我們思考祈禱的含義,特別現在基督宗教架構下,信仰系統作為社會力量的艱難過渡階段。任何一位老師或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心中非同尋常且直接的聖潔和善良,接納和收留他們就等於一瞬間觸及更高超的能力,更高層或更純淨的意識。比我們的自我更高超,更簡樸,更純淨,更透明,更能消除敵意。奇怪的是,兒童的脆弱性和易損性也是獲得驚人能力和力量的媒介,這是人類最大的悖論之一。這確實是一份天主的經驗。
教導和撫養孩子是一種靈性經驗。無論我們如何理解它,無論我們使用何種體制,使之專業化也好,教導或撫養孩子都是一種靈性經驗。它有其通用的的價值,超越所有文化。這就是為什麼教育及管教是最高層次的聖召。以這種方式收留一個小孩子會讓我們想起真正的自己。
幾年前,我參觀了湯斯維爾教區的一所學校。那時我們正在拍攝一部電影;我穿著白色的隱修會衣。兒童們像每天一樣從各處跑到他們默禱的位置,圍成一個小圓圈,將祈禱小態放在圓圈的中間,點燃蠟燭,以真正的熱情和喜悅來做這些事。我發現一個小女孩,六七歲的樣子,她沒有投入在這些忙亂的活動。她只是以徹底和完全驚奇的眼神看著我的白色會衣。所以,我看著她說:「你好,你叫什麼名字?」她完全沒聽見我,而只是繼續凝視著;她只是凝視著我。然後她說:「你是天使嗎?」幾分鐘後,我們在小圓圈裡彼此相鄰坐著默禱了五分鐘,對於他們的年齡而言,一分鐘就是一年。
我之後以為我們倆都在做著同一件事。她的默禱方式與我完全一樣。我確定她默禱得比我好得多,而且我確定她比我離天主更近。我們各自在自己人類發展旅程中的位置 - 她平靜地處於這個神話般的神奇世界中,而我,不論身在何處,就在我們所被佔據的空間。每個人都在當下做著相同的工作,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和能力,從思維轉至內心。那一刻濃縮了,聚焦了很多我認為我們今天要聆聽的東西。
從兒童身上我們看到面前的當下,直接經驗真理的能力。我們後來的自我發展常常阻礙和混淆這種感知。這就是為什麼如耶穌而不是如我們自己那樣收留一個小孩子,與小孩子聯繫起來,是如此的重要。我們不應將自己的複雜性投射給孩子,因為這是虐待他們的天真之開端。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將他們視為成年人,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應該在他們中看到默觀的單純能力。我們應該將他們默觀的單純能力視為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是我們仍然擁有的,連同我們所有的自我複雜性,我們所有的複雜問題,我們所有的失敗感或自我拒絕。我們應該在他們默觀的單純能力中看到我們可能失去了與這份禮物的聯繫,但這份聯繫仍然是可以恢復的。
默禱講座系列2012A · 1月-3月 與兒童默禱
Comments